Christine Li - 现代科举 | 上海C语

  还记得20几年前在内地生活,有个同学毕业去了街道办事处工作,那时年少气盛的我们都感到费解,为甚么要选择一个天天与师奶老人家为伍的工作?朝气勃勃的大学毕业生不理应是西装革履出入星级酒店吗?

  近年疫情影响下,民企出现倒闭潮,高高在上的外企也接二连三的裁员,导致大批人失业。人人自危中,很多人深刻体会到了公务员编制(俗称体制内)稳定带来的安全感。再回望当时的同学已经稳坐处级干部之位,方知当年他高瞻远瞩。曾经被视为清水衙门的政府公务员,以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力抗不可预测的经济波动,让众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以前考公务员一般都是本地人、本省人或者是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近几年由于竞争太激烈,掀起一股跨区跨省考公务员的热潮。有人一路南下,历时大半年从东北三省到渤海湾沿岸地区到海南岛,也有人沿长江逆流而上从东南沿海来到四川盆地、西藏高原。很多年轻人把多地巡考当成多次模拟考试,佛系一些的且当成Gap year,奔赴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不过目的地是全国各地的考场。在考公旺季,考生们就像是一群候鸟,每飞到一个地方就得赶紧卸下行装适应环境,全力以赴备考,考完之后也顺便考察当地风土人情。正所谓古有各地考生背着行囊进京赶考科举,今有考公大军行万里路全国巡考。

  从数据上看,2025年国考报名总人数已达到3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2万余人,再创新高。其中,热门岗位竞争极为激烈,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联络部一级主任」一职,在只招录一人的情况下,竞争比达到10665︰1。一些过去几乎无人问津的小县城或偏僻乡镇公务员岗位,也出现「争先恐后」的现象。在很多人的描述中,县城有更松弛的生活、更浓郁的烟火气、更低的房价物价、更稳定的工作。

  有人说,考公热折射了当代年轻人好逸恶劳、创造力匮乏;也有人说,社会阶层的逐步固化让年轻人可选的道路并不多,已经没有20多年前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Christine Li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