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梁氏小臼齿 | 乳齿童时

  如果你未够50岁,你应该在小学阶段享受过在1980年成立的学童牙科保健服务。如果你是35岁以下而有梁氏小臼齿,你应该会知道,因为衞生署的学童牙科诊所从1995年开始会主动告诉你。我已经超过35岁了,所以直到我成为儿童齿科医生后查看自己的牙齿,才知道我有1颗。

  梁氏小臼齿命名于马来西亚牙科医生梁世豪博士,是指在小臼齿上生多了一条小牙柱。但早于100年前「牙上有只牙」这异常情况已刊登在医学文献。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于1980年成立,那时的教授几乎全部来自欧美,当他们开始研究本地人的牙齿时,发现100人中4至5个的小臼齿上有凸出的小柱,有些长出后不久就断了,但在西方人身上甚少发现这情况。

  梁氏小臼齿表面的小牙柱6成是长的,7成是幼的,约三分之一内含牙髓组织,如果折断,细菌会乘虚而入并感染牙髓,令牙髓坏死,引起脓疮。

  治疗坏死的梁氏小臼齿是一场噩梦,因为牙脚只长了一半,根管治疗时间长而成功率低。因此今天当儿科牙医看到初长出来的梁氏小臼齿,都会提议学童做预防性治疗,防止牙髓被感染。

  短而阔的牙柱应用复合树脂加固,防止折断。长而幼的牙柱,无论是完整还是折断了的,都应在清洁无菌的环境下完全切除并加以保护。

  有些父母认为切除健康牙齿组织是不可接受。其实这是一个风险管理,如果治疗得当,成功率非常高,并发症也很少,比起一旦牙髓坏死,这简单治疗就值回票价。

  如果我迟些出世,我的梁氏小臼齿应该接受了预防性治疗。现在它已经存在几十年,坏死的风险很微,所以不需要治疗了!

潘雄威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