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洋溢香港精神的巴黎奥运 | 安业兴邦
「剑神」张家朗的金句:「细小地方也可做大事!」香港运动员在巴黎奥运大放异彩,香港市民在过去一个多星期经历了多个兴奋莫名的晚上:「世一」江旻憓重剑摘金、张家朗历史性卫冕花剑冠军、何诗蓓在女子100米和200米自由游勇夺2面铜牌、黄镇廷及杜凯琹在乒乓混双杀入四强⋯⋯他们的努力和汗水为香港体坛灌溉出骄人的花朵,同时亦为东方之珠抹上多一层耀目的光华。一个仅2755平方公里的小城,竟在一场奥运会中产生两名金牌和一名双铜牌得主,这是香港的另一个奇迹。
自1996年「风之后」李丽珊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为香港赢得史上首面奥运金牌后,香港相隔25年至2020年东京奥运,才取得第2面奥运金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香港运动员没有灰心气馁,一直坚持梦想刻苦训练,终于在四分一世纪后赢得努力的回报,并在今次巴黎奥运再下一城为港争光。
香港至今共取得13面奥运奖牌,包括4金、3银、6铜,其中9面是自上届开始赢得,反映香港体坛进入丰收期,这是长期努力坚持的成果。香港运动员在奥运赛道上坚定不屈、刻苦拼搏的奋斗史,就是香港狮子山精神的最生动写照。
事实上,张家朗和江旻憓能够用手中之剑,摘下国际体坛最高殿堂的桂冠,凭的就是一份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斗志。
两位「剑后」、「剑神」同样曾受脚部严重伤患困扰,同样坚持没有放弃梦想;同样在决赛中一度落后,同样沉着应战,咬紧牙关一步步把落后的分数追回来,最后在「决一剑」中反胜。
一众运动员拼搏求胜
就算家世显赫的何诗蓓,也是十年如一日地进行地狱式训练,每日早上5点起床练水,冬天水温只有10度下头发结霜照样练习。
还有其他有份出战的运动员,全部表现出色,纵然与奖牌无缘,但许多都做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甚至在有些项目上创出香港最佳纪录。他们在赛场上拼搏求胜、挥洒汗水的身影,正是几代香港人默默耕耘、发奋图强的缩影,正如江旻憓的那句:「我要打出永不放弃的香港精神,为香港而打!」
最后值得一赞的是,场外无私付出的义工们,他们虽然不在传媒镁光灯下,却是奥运得以成功举行的贡献者。例如本港就有6名女学生,通过行知传新研究院青连线计划,千里迢迢到巴黎「中国之家」担任义工,协助迎接来宾参观奥运展览,同时推广中国体育运动文化,就算要「担担抬抬」亦不计较,充分体现不怕付出、敢闯愿挨的香港精神。
笔者祝愿国家队和港队运动员在余下比赛项目继续有良好发挥,继续创出佳绩!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