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风 - 微温的舌头: M+「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 优雅以后
从甚么时候开始,我们摒弃了对于美感和浪漫的想像?现今社会仿佛只是在追求功能和效率上的进步。不论是在艺术、建筑或是设计里,人们在观赏一件作品的时候,都会首先留意到它所赋予自己的感觉。M+在西展厅带来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首个回顾展「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在其中展出一系列草图、录像及模型等的档案纪录,以探讨建筑和生活之间互相牵引的关系。
在《第一人称单数:贝聿铭》的访问选段中,贝聿铭以信乐町神苑里的「天使之喜」钟塔回应着建筑和雕塑的分别:「在我的设计中,这是最接近雕塑的。建筑和雕塑是相关的,但建筑师往往要考虑功能性,所以做不成雕塑家所做的事。」在设计项目时的贝聿铭,都会尝试融入艺术家的作品在其中,譬如位于国家美术馆东馆中庭的亨利.摩尔作品《刀锋镜两件》及毕加索与卡尔.奈沙赫合作在纽约大学大学广场的中央庭园的作品《西尔维特半身像》。
M+亦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建筑学院合作,在展览中制作了贝聿铭已经建成和没有实现的项目模型。想起一位俄罗斯的建筑师朋友曾对我说:「每次到访一座建筑物,我都希望以自己的舌头来舔它们的墙身——这样才会感受到材料的真正温度。」即使是拥有晦暗色彩的水泥,在经过打磨和修饰以后,也会传递着属于自身独有的温度。
林靖风
最Hit
油麻地烘焙店变「面包界Hermès」?入店前先排队再「逐个放人入去」 网民猜测1原因咁做
2025-11-14 15:15 HKT
35岁「变装皇后」宣布离巢TVB 患先天性心漏病 户口曾剩3位数要问妈妈借钱过活
2025-11-14 14: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