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农夫山泉风波启示 | 北漂见闻

  近日香港消委会与内地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的争拗,最终以双方就开设新的「饮用天然水」分类及更改评分达成一致而迅速平息。

  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今次事件中有相当部分内地网友,在争拗发生之初果断选择站在消委会这一边。例如在内地媒体对该事件报道的评论区,有网友直指农夫山泉「自己不整改,反而告人家,有点恶心」;亦有网友表示「事实是检测出来了啊,其他饮用水可以做到检测不出,你的检测出来了,再怎么辩解都是强词夺理」;还有网友表示「要不香港再费费心,把中国其他品牌的矿泉水都将检测一下吧」。

  事件发展最终虽然峰回路转,但从内地网友表态可以看出几点:第一,内地消费者对本土产品信心较低;第二,内地消费者对香港品质检测、产品品质信任度较高;第三,内地消费者对品牌商咄咄逼人的沟通方式并不受落。

  关于以上观察,第一点原因不用笔者多做解释,食品安全一直是内地隐忧,近期传媒刚刚踢爆的某生产商的油罐车,在卸载工业煤制油后直接装食用油(以下简称「煤制油事件」),反映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运输等其他环节亦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第二点及第三点则直接表明香港及香港企业,在内地消费者眼中仍具备的竞争优势,即产品品质、品质检测及经营水平等。事实上,在煤制油事件后,亦曾出现内地来港抢食用油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今次事件对未来内地与香港融合亦有一定启示。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