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坤 - 西环,从前… | 气定乾坤
西环坚尼地城新海旁一段海滨近期成为网红打卡热点,着实「又火了」一把,不禁勾起童年回忆,重游一番当年留下满满脚印的地方。
西环旧称西湾,纵有夕阳无限、月色无边,其旧时风貌却并不「美如其名」。从卑路乍街保发大厦直奔加惠民道半山的坚尼地城警察小学途中,往往遇上疾驰至对街屠房的货车,送来阵阵生猪「香味」和凄厉叫声;夹杂着焚化炉烟囱排出的废气……对,这是「西环尾」,曾聚集包括鸡鸭栏、菜栏、牛房等厌恶设施;山市街海旁路上,「咕喱」(苦力)嘴叼计件木签、扛着百斤生油白米,频繁往返于大昌趸船和均益货仓。
黄昏时份,电车路旁都是蜑家人,一堆堆海产铺满地上,濑尿虾、剥皮鱼……品类繁多价格便宜。沿爹核士街南行,公厕对面是「打风最爱」——香香饼家。每当台风来临,母亲就让我到这里买方包作为抗风口粮,软糯飘香的面包抹上寿星标记的罐装炼奶,味道一绝!
沿电车轨继续南行,左边是药香阵阵的「陈李济」;顺东而去,马路对面是平生第一次品尝西餐的高士打餐厅,小学同学(郭栋球,你好吗?)不知甚么原因请我吃高档的两元五角猪扒套餐,从此爱上罗宋汤、煎猪扒。
往前右拐到士美菲路,两旁林荫下,卖鸡妇人娴熟地手起刀落,身旁锈迹斑斑的油桶里偶有几声挣扎扑腾,隔壁牛栏随风飘来牛粪夹杂干草的香味;一直往上走到蒲飞路交界,就是童年游乐场——昏黄路灯引来一大堆和味龙上下乱飞,趁牠们降落稍息,我们几个小屁孩各出奇招,抓到后用缝衣线绑着,一只只活生生的「风筝」就此完工……
斗转星移,换了人间。科士街尚有趴在土墙的老榕树,默默凝视营役众生:由从前匆忙「施肥」的红色小巴司机,到如今在街边酒吧畅饮的白领男女,人来人往、形形色色。只是当年的和味龙都去哪儿了?从前很久才一次的十号风球,现在怎么是常事?以前只觉得,这是时代进步的代价吧!惟这些年参与ESG工作,才深感寻求解决之道的重要性,始明领导常言「办法总比困难多」确有道理,我们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无论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甚或氢能,都可能是逆转气候变化、创建绿色未来的日常能源。
年纪越大,往事亦越发汹涌。故地重游、朝花夕拾,走过来时路,走过斑驳记忆,再回首已到新阶段,但纵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趣,却难掩「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之志。未竟之事,惟靠一代代去传承、去完成。
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无论个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使命和追求,望后继者坚毅笃行、莫失莫忘!
杨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