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生 - 精致餐饮 | 跨晒界
最近有幸造访了一间以泰国南部风味为主打的高级餐厅,所谓的fine dining,每位价格约2000港币,价钱一点不便宜,菜单包罗万象,有河虾、带子、鲍鱼、龙虾、蓝蟹、香米饭、咖喱鱼、通心菜、牛肉等,连甜点糕点,超过20道菜式,整餐共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
在用餐前,主厨亲自现身,向客人介绍自己及餐厅风格,看样貌打扮,非常注重外表形象,其实这也反映了餐厅的风格,就是注重形象。据订座的朋友说,预定时,餐厅要求先查看客人的社交帐号,才给确定预订。其实我想,主厨应该在厨房内忙得不可开交,到客人用膳完毕,客人觉得很满意,才去请求主厨出来打个招呼,感谢一下主厨。不知道从甚么时候开始,还没开始吃,主厨已经跑出来打招呼,我认为这仪式感太过了。
每一道菜端上来,侍者都用她很生硬的英文,为每道菜品做介绍。对我来说,我更喜欢透过文字描述来理解菜品,这样更加清晰易懂。不过,我对这种fine dining 体验实在一般。虽然菜单上列出了龙虾和鲍鱼等高级食材,但当食物上桌时,因为这是所谓fine dining,每一道菜份量都非常少,让人吃得不尽兴。
我品尝每一道菜品时,虽然口感精致,却无法满足我对这些名贵食材的渴望。我开始思考,难道fine dinning就一定要吃那么多种食材吗?河虾、蓝蟹、带子、龙虾、鲍鱼、牛肉、猪肉,每样都只有一小口,非常不过瘾。以鲍鱼为例,切成几颗小粒,吃进嘴里完全感受不到鲍鱼应有的肉质口感,跟一整只让我用刀叉切来吃的那种体验,真是天渊之别。
对我而言,如果想要品尝牛肉,我可能会选择去一间高级牛排馆;如果想要享用海鲜,我可能会去寻找一间高级海鲜餐厅。这间泰国高级餐厅,却坚持要将所有食材,一次过呈现给客人,但每道料理的份量却微乎其微。吃完后,我只记得吃了很多道菜,却完全记不起有甚么招牌菜。这可能就是现在fine dining的通病,太注重仪式感和排场,太多道菜。想像如果是一套电影,有二十几个主角,平均戏份差不多,作为观众,你只会觉得头昏眼花。
反观同样是主打精致餐饮,「好酒好蔡」的晚餐菜单,通常只有7、8道菜,每一道菜份量适可,不会让我吃得不够过瘾,用广东话说句:「不会到喉唔到肺。」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