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诺 - 香港武侠世界 | 任意行

  早前路过香港文化中心,被一个小型展览吸引,展出武侠衣装,仿制刀剑,把人带到经典武侠小说的情节里。

  细读展览的介绍,获益良多。中国早于唐代已有武侠小说,但论现代华人的新派武侠小说,则源自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其诞生竟与一场比武决斗有关。

  时为1954年,两位武林高手——吴氏太极拳传人吴公仪与白鹤派的陈克夫,从报上骂战开始,最后签下「生死状」比武。由于香港法律禁止打擂台,擂台移师澳门。比武开始,两人缠斗,不消3分钟,吴公仪一掌带过,陈克夫血流满鼻,裁判立即喊停。尽管比武过程甚短,且以和局终场,报章大肆报道,街谈巷议延续不绝。

  《新晚报》主编罗孚有见及此,灵机一动,请副刊编辑梁羽生撰写连载武侠小说,以飨「好斗」的读者。梁羽生不负所托,吴、陈比武后的第3天,《龙虎斗京华》见报,揭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序幕。小说刊出后,广受读者欢迎,令报纸销量大增。1955年,同样在《新晚报》任职副刊编辑的查良镛也应罗孚的邀请,以笔名金庸在该报连载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梁羽生和金庸双剑合璧,奠定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基础。除梁、金二人外,香港早期武侠小说的作家群还有蹄风、金锋、张梦还、江一明、牟松庭、倪匡等,随后温瑞安、黄鹰、龙乘风、西门丁、黄易、乔靖夫和郑丰等后起之秀相继崛起,作品各具风格。笔者好奇,若现今报章再请高手写武侠小说,说不定会吸引读者追看,刺激报章销路。

张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