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香港翰林-平山探艺 | 猛料阿Sir讲古

  港英期间,香港被誉为「文化沙漠」,因港英政府对本地文化发展采取放任态度,既不鼓励又不作制度和财政上支持,但在华人社会,有他们自己发展文艺的方向和方法,承传中国优秀传统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在香港各展所长。他们很多作品可见分置于不同地方,酒楼、博物馆、各式各样的商舖/机构和寻常百姓家等。在英治时期,很多高官府邸包括港督府内都有收藏这些艺术家的大作,很多更用公帑购买,在回归前,大量被运离香港。

  很可惜,由于缺乏官方有系统的纪录,市民大众对这些文化人所知不多,很多只闻其名,例如区建公手书的招牌仍高高挂在香港各区大小商舖梁上,甚至离岛,但对他们的生平和在港的经历所知不多,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在香港的一点一滴,是香港文化艺术历史重要的部分,不但影响香港、澳门和内地,更影响全世界,特别是欧美的华人社会。这块「文化沙漠」有赖他们努力灌溉,早已成为成果丰硕的绿洲。

  穿梭百年,香港很多文人雅士在文艺及学术上发光发热,奠定香港今天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艺术中心,成就祖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与美国并列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遗憾是他们立下的汗马功劳,点点滴滴,生平故事等只可凭他们分散在不同角落的的传世旧作、墨宝和书札等中慢慢砌回来。

  庆幸近日在香港出版了一套两册这方面的书,名为《平山探艺》,作者是号平山人的庄志岗书画老师,他从事艺术工作近30年,凭他个人努力,通过探访艺术家家属、艺友及弟子等拿到第一手资料,记录了40多位香港艺术名家从事艺术之路,他们的生平事迹,在书画、篆刻和书法等各艺术领域大放异彩及自成一家,是香港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更是第一套说好香港故事,全面记述香港已故前辈艺术家生平逸事、艺术踪迹及对艺术贡献的书籍,是值得推荐及收藏的香港专题参考书。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