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生 - 标准配置|跨晒界

  出差美国,飞机上电影选择越来越差,我提前下载了《Designated Survivor》第1季,在旅途中解闷。女主角之一的Maggie Q,剧中表现出色,想起她刚到港发展时,和她有过数面之缘,现在Maggie已在荷里活站稳阵脚,恭喜她。

  香港机场过安检,大家都知道不可携带液体,随身水瓶都要清空。过安检后,机场里到处都有饮水机,供加添温水或热水,实在方便。这次在美国看见各大机场,也是到处都有,内地我最近去过的大城市机场同样有,看来这是现代机场标配设施了。

  入境洛杉矶后,转飞亚特兰大,又要过安检。安检已经不再要求把液体物品单独拿出来,只要求把随身行李所有电子装置取出来分开,过X光机检查。其实机场安检也在不停改规则,有段时间叫大家手提电脑平板那些不用取出来,现在又需要。候机期间,不少座位旁都有电源插座,方便充手提电脑和手机。自从飞机和火车座位都有充电插座后,我已很少用移动电源,最近几次出差已经不带,减少了随身行李重量。取而代之的,是一根USB线,不过注意多数飞机和火车的USB插座,都是USB-A标准,充电线一端必须是USB-A才能插进去,现在流行的USB-C to USB-C不适用。

  这次航班上我把平板电脑接USB插座充电,半天充不进去,才意识到应该是我的平板电脑需要充电电流较大,而飞机上这些USB插座都是限流的,只可以充手机。还好现在不少飞机和候机室座位,除了配备USB插座,也有交流电插座。我随身背包里,长期带一个小型苹果充电器(带两个USB-C输出插座款式)。这个充电器最大好处,就是交流电插头可直接更换,毋须使用转接器。用转接器adapter很麻烦,有些酒店电源插座旁边空位不够,有时候插墙上也容易松脱掉落。

  我这个充电器配齐了两脚扁头(美国、日本、中国内地等可用)、13A英规(香港、英国等可用)及两圆脚欧规(欧洲各国可用)等三个插头,跑遍世界各地基本没问题,是我出差的标配装备。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