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二号差馆——回忆满载 | 猛料阿Sir讲古
今年1月5日湾仔区议会通过将「旧湾仔警署」改用途为「国际调解院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ediation」总部,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如成功设立,将成为首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落户香港。
旧湾仔警署,街坊称之为「二号差馆」,位于告士打道123号,1932年建成,取代位于礼顿道与波斯富街于1853年启用,1935年拆卸的「一号警署」及庄士敦道春园街的第一代二号差馆。2009年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物,政府决定收回作发展。当时在该警署驻守的约700名人员,2010年尾迁出这座古老建筑。
湾仔除了有很多有趣和富人情味的人文风景外,更曾是九反之地,世界著名的红灯区,各个黑社会堂口逐鹿之地,黄赌毒样样皆齐。在这里驻守皆是警队精英,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灭罪先锋和高级管理人才。这警署麾下亦见证很多历史时刻,包括改变香港历史的1973年葛柏总警司贪污潜逃英国事件(因被指收受郑汉权警司25000元贿款,以安排郑出任湾仔区警司而遭引渡返港受审)和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大典等。
警署采用新古典式的对称U型及流线型设计,楼高四层,传统壁炉、楼梯及窗门,充满上世纪30年代建筑的古典味道,一切保留完好。设计及布局使曾在此驻守人员有不同怀念及感到依依不舍,感受包括:「警署内的报案室、训示室、枪房等都十分接近,出入经常碰面,沟通多了,关系也自然好,警署没有升降机,在这工作,使我爱上了行楼梯」;「这里有警察已婚宿舍,虽然我不在此居住,但上下班时常见到他们及家属,大家会打招呼,甚至闲话家常,很有亲切感」;「我最喜欢警署的大露台,柱梁上的雕塑很美,站在那里,不禁回想填海前露台外面就是海港,又是另一番景象」;「对瞭望台有深刻印象,该处一般是在保卫警署时,供人员从上监察,天台有一平台供负责升旗的人员从顶楼爬上一条楼梯上去,遇上大型事件,例如2005年韩农示威时,可在此观察地面状况,是个很有用的地方」;「印象最深刻是三楼的红地毯,是长官的办公室,一踏进该层,就是长长的红地毯,展示阶级的尊贵,这只会在旧式警署出现,新的警署应该不会见到了」;「我们特别喜欢「聚脚」之处,就是「大地」,即新翼的停车场,是到更衣室或食堂必经之地,上下班或休息时,总是聚在「大地」倾谈,说笑,渐渐对这「大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物换星移,「大地」不获保留,一切亦只留回忆,但人员间的感情,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故事会承传下去。而退下火线的「二号差馆」于不久的将来「升呢」,成为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香港史警政史、邮票钱币园艺研究者
何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