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 - 香港街道美学|在岛上读书

  上周到访台北国际书展,阔别虽久,台北仍然亲切可爱,读者对港版书的喜爱程度,不减当年。


  在香港出版社展位流连,见到台湾爱书人对于香港的人文、设计和建筑类图书颇为热衷,书展首日销量较好的港版图书中,便有《霓虹黯色》。「霓虹黯色」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信息设计研究室 (Information Design Lab) 的霓虹招牌研究项目之一,过去数年间,研究团队走过九龙和港岛多地,走遍15条主要马路和40多条街道,记录下500多个霓虹招牌,并透过这些尚未拆卸的霓虹招牌,回溯历史,记录香港本地特色视觉文化与城市美学。


  曾经,霓虹是香港夜景的名片。餐馆、茶楼、家私和美容美发等不同行业、不同店家,皆以各具特色的霓虹灯招徕顾客。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尚不发达的年代,霓虹招牌是特色广告,是店家形象的展示,亦是吸引游客纷纷欣赏香港夜景的缘由所在。


  霓虹招牌虽小,《霓虹黯色》作者团队却因小见大,从中发现并解读香港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变迁,甚至从视觉艺术角度入手,分析霓虹招牌如何建构香港这座城市独特的街道美学。今时今日,政府与业界都在思考如何重振香港夜市与经济,可若不能发现香港的特色与个性,只是仿效他者,恐怕再难重现往昔霓虹灯影魅力。
李梦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