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恩 - 上海鲜肉大包|好好过日子

朋友新年去上海,站在一家包子舖前拍了照片发上网,包子舖叫「北万新」,一看照片,就好像闻到热腾腾的包子香了。

「北万新」的包子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味道,以前包子舖就在淮海中路一条弄堂口,他们的鲜肉大包一想起来就会流口水。2001年圣诞节我第一次搞上海美食团,在上海大吃大喝了五天,临走那天早上,带着七十个团友从酒店一路穿弄堂到了淮海路「北万新」。小舖只有外卖没有堂座,七十个人就站在弄堂口热腾腾吃鲜肉大包,天寒地冻,刚出笼的鲜肉包热气腾腾,白白胖胖,肉鲜汁丰,一口咬进嘴里,鲜美极了。弄堂里的居民蔚为奇观,小舖子也从未见过如此阵仗。那包子实在好吃,当时吃不够,便外卖带上飞机,一团香港人你十个我八个,结果把一舖子的包子都买光。

包子全中国都有,南北出产的口味各有不同。上海人把包子叫作馒头,鲜肉馒头、小笼馒头、生煎馒头之类,像著名的南翔小笼包的店名,就叫「南翔馒头」。日本人也是这么称呼包子的,所以「南翔馒头」在日本福冈开分店,日本人一看店名就明白是包子舖。但是到了中国北方就会被严格区分,有馅的一定叫包子,无饀实心的才叫馒头,那是不许搞错的。

上海各式包子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弄堂口味的鲜肉大包,「北万新」的固然好,近年常帮衬的一间叫「大眼包子」,那里的鲜肉包两块五人民币一个,两个就可以吃饱,鲜美无比,一想起就腮帮发软,口水涌现。在香港想吃到这一口的,大概只有湾仔的「留园雅叙」,一定要预订才吃得到。我每次去「留园」都会订鲜肉包,尤其人多的时候,鲜肉包当主食,隆隆然端上来,全桌吃包,兴高采烈。

李纯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