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香港博物馆大有可为|安业兴邦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公布,刚过去的农历新年期间,到访西九文化区两间博物馆(M+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高峰为年初三,合共超过1.8万人次到访;年初二两间博物馆提早于下午4时关闭,但仍录得共约1.5万人次入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甫踏入龙年就门庭若市,跟其特意展出以「龙」为主题的珍贵藏品有关,吸引了不少市民来「寻龙」搜珍。事实再次证明,只要肯花心思、有亮点,迎合到人们口味,博物馆也可以成为潮游热点!
带旺周边餐饮零售
不说不知,截至2024年2月,香港共有大大小小78间不同形式的博物馆,其中政府或公营机构辖下有38间,非牟利组织有21间,属私营机构的有22间,主题不同,却都风味十足。这些知识文化殿堂中,最「古老」的已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产物,部分更藏身于充满怀旧色彩的法定古迹或传统特色建筑之内,而有些则在时尚尖端,引领潮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面貌。
可以说,这些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件文物宝贝,矗立在香港这座巨大博物馆之内,静静地向世人诉说着东方之珠的传奇和人类文明的丰美。
最近社会上经常讨论如何带旺市道、刺激消费,其实,只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规划和推广本港的博物馆群,不仅能够提升访客量,更会即时带动周边甚至整个社区的餐饮、旅馆、交通和零售生意,可谓一举两得。
在疫后「报复式」外游等因素推动下,内地去年风风火火掀起一股「博物馆热」,各地博物馆一到假日就挤破门槛,不少「网红」博物馆更是一票难求。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单单在五一黄金周,全国6000多间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打破历史纪录。「博物馆热」成为新兴文化现象,「逛博物馆」成为文青生活风尚。
香港是世界少数在1000多平方公里内,聚集了70多间博物馆的地区,而且博物馆之间各具特色,如果能够加以组合、包装和宣传,就是一条条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旅游路线。
香港集中西文化之荟萃,兼百年渔港传统与国际大都会之特质,且发展出一套全球只此一间的独有港式风情,发展「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
最难得的是,这类慕名而来闲逛文物殿堂的旅客,与逼爆红磡和土瓜湾一带的团客是截然不同的消费群。我们不用花费巨额公帑大兴土木,一座座承载文化知识遗产的宝库早矗立在港九新界的闹市之中,若不好好利用,实在有点浪费啊!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