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权 - 米寿|好味大过天

怎么每个座位前都有一筒米(见图)?细看标签,是一个月前才收割的黑龙江一级「谷小胖东北大米」。这晚明明是遵理补习学校创办人梁贺琪(June)的母亲寿宴,并非米商的推广活动啊。再看说明才真相大白:「我们有资格为母亲大人庆祝88岁寿是福气!」噢,才醒起88岁是中国人雅称的「米寿」。

June一家根本就是狮子山下的奋发传奇,父亲做地盘,母亲是车衣女工,四个女儿努力上进,各有成就。这晚四姊妹围着梁老太,老人家乐不可支,又见宾客满盈齐来贺寿,老怀大慰。

何以88岁称为「米寿」?翻查中国文字学的灵魂典籍《说文解字》是无得解的,但民间的想像力往往使中国文字添上不可思议的含义。把「米」的笔划上下拆开,是两个「八」字,中间架起一个「十」字,贯串可看成「八十八」,88岁「米寿」是在九秩开一大寿之前多一个祝寿的名目,多好!

寿宴有吃寿桃和寿面的传统。吃寿桃的其中一种说法,缘起于王母娘娘在寿宴上赐赠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仙桃,三千年说短不短,不可能弹指就过,暗含长寿之意。现实中仙桃难寻,遂演变至今天用桃形包子代替。至于寿面,相传与人面相上的「人中」有关,人中有一寸长,便有100岁命,人中长,面形便长,面长乃天意,在未有整形的古代,唯有将「面」与「面」扯上关系,而面条总是长的,于是借长长的面条来寄寓长面,命如面条般长,何只百岁!

这晚主人家「米寿」送米,寓意吃了此米可齐沾福气,一如寿桃和寿面,享用者可添福添寿。传统总是好的,第二天便煲鲜鸭膶肠饭,吃得很心安。

梁家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