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诺 - 《尚未完场》|任意行

看完《尚未完场》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想对两位导演徐岱灵与祁凯达说声多谢。他俩从争取保育北角皇都戏院为起点,再锲而不舍发掘出皇都前身璇宫戏院创办人欧德礼的传奇一生,以及他如何在50年代便引进世界级音乐家来港演出,将当时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香港社会再次展示在我们眼前。

欧德礼何尝不是香港的化身?在埃及出生的犹太人,随父母移居上海,10多岁便离家出走到长崎跳踢跶舞为生,之后辗转到了美国,最后来到香港发展。背景并不重要,只要有想法,当时香港这片土壤便会给予机会。

50年代香港战后萧条,欧德礼一手引入多位国际知名音乐家,而且非常破格。他的戏院白天上映黄飞鸿和林黛电影,晚上会有知名小提琴家Isaac Stern、大提琴家Fournier演出,灵活变通,只为了丰富香港的文艺生活。

吊诡的是,欧德礼曾经是香港的一代娱乐大亨,今天却无人知晓。就如我们对旧香港的认识很空白,多谢《尚未完场》的团队,向我们再说一遍那个时代的故事。流行文化学者吴俊雄在片中形容那个时代的香港首次与世界的文化相遇,香港犹如经历初恋,第一次如此爱上自己。

看过《尚未完场》,相信很多香港人会重拾初心,再次爱上自己。

张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