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权 - 菩提街入夜人龙|好味大过天

还有5分钟才晚上7点,阴暗的大角嘴菩提街忽然排出一条人龙来。不多久,一间店舖外的灯光刹那间全数亮着,电卷闸也缓缓升起,人龙鱼贯钻进店内,为的就是吃一碗油渣面。

英记油渣面一星期开足7日,但只在晚上营业至半夜,多年来几乎可以说独沽一味卖油渣面,其他只有芝士肠仔、鸡翼和几款油菜当配角。一位阿姐打点楼面,甫开舖她逐枱记柯打,她不用写单,客人们吃大碗细碗吃几多碗,她便拿出多少支匙羹放到渌面的阿姐台前,大碗是大匙羹,细碗是细匙羹,没见过出错,而且她记性好,记得哪一枱点多少碗。

不管大碗细碗,给的油渣不算少,冬菇有几件,加点冬菜和葱,是否加辣椒油就适随尊便。上海粗面不易吸汤发胀,预煮一大锅,工序不太复杂。云吞面已经「脱贫」成为殿堂级食品,一碗「大蓉」可以买两个两餸饭,而猪油渣面仍然较平民。

小时候家中用猪油,猪油渣当然不会丢掉,用大眼鸡滚个鱼汤兼拆埋鱼肉,渌上海粗面,加几条菜,猪油渣浸到鱼汤中,不知几好味!那些是名副其实的猪油渣,香口而脆,味道和外貌与近年在匈牙利买的鬈毛猪油渣差不多,与近年流行的白油渣大异其趣。白油渣相当软腍,奇怪吃起来没多大的肥腻感觉,但就是不香不脆。

英记的油渣不是炸过猪油的渣滓,但看来是炸过一下,有口感,是也带点油香的「油渣」,与已结业的大埔群记油渣面属同一类。英记油渣面的风格与面条一样:粗。不过,道地风味的油渣面本来就应该如此,正如本来叫「嗱喳面」的车仔面也如是。

梁家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