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林 - 应在流感高峰期前打针吗?|联盟之声
香港的流感高峰期通常在每年1至3月以及7至8月出现。 然而,今年的流感爆发时间相对延迟,直到8月底才出现,加上正值天气逐渐转凉,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应对当前的流感风险,还需要为下一波流感高峰期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小心新冠病毒的散播机会。
新冠疫情后,人们对注射预防疫苗的意识大大提高。每年注射流感疫苗有助减少感染风险,避免严重症状或并发症。笔者建议市民,尤其是长期病患者和照顾者,及早注射流感疫苗,除了避免承受症状带来的痛苦,也可预防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许多人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会自认为是「感亲」或「大感冒」,淡化问题的重要性。流感和伤风感冒的差别在于,流感患者除了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喉咙痛、咳嗽、鼻塞等,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包括肌肉酸痛和发烧等。很多人在感冒时会服用非处方成药,例如感冒配方药或退烧药。然而,如果患有流感,这些成药未必足以处理症状,病情仍有可能持续或恶化。假如感染了流感而没有妥善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即使健康人士较快恢复,也担心将病毒传染给免疫力低下的人。
因此,如有流感症状,应尽快寻求医生治理,市民平日亦应做好预防工作。除了接种流感疫苗,还可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上口罩,预防飞沫传播;此外也要勤洗手及减少以手触摸口鼻。其实我们先前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现在也可以应用于流感高峰期,所以要应付流感高峰期绝非难事。
联盟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