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林 - 照顾者真正需要甚么?|联盟之声
照顾者是社会上一群非常重要的人群,他们为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长者和残疾人士提供照顾和支持。最近社会福利署推出「齐撑照顾者」行动,为期3年,首先将每位受益者的每月津贴由目前的2400元调高至3000元,并向长者和残疾人士的照顾者合共派发10000张海洋公园入场门票,此外也有24小时照顾者支援专线、一站式照顾者资讯网等,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希望提升大众对照顾者的关注。
身为病友,特别是我身边很多中风与脑部受损病友,我们对照顾者的感受很深,当中有无私的爱心与付出,也有种种辛酸。照顾者是社会上必须重点关怀的一群人,因此笔者十分乐见有这个活动出现。
不过,活动集中于低收入家庭中的护老者和残疾人士照顾者,其他类型的照顾者是否得到足够的关注呢?另一方面,除了高举旗帜,政府应该实际推广社区支援,教育市民如何帮助照顾者。例如照顾者需要外出时,可以请邻居短时间代为照顾患者或长者,而不是经过繁琐的申请程序才能获得协助。同样重要的是家人之间的支持。即使家人不同住,他们是否可以轮流回来帮助照顾患者,让主要照顾者有些许喘息时间?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照顾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有一名照顾者,他们的境况就像是「困兽斗」,对彼此都是折磨。当然,照顾者可以参加兴趣小组或支援团体来释放压力,但是否可得到足够的情绪支持?
在人口老化的今天,帮助照顾者减轻负担是一个逼切的议题。政府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给予照顾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为照顾者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支持,建立一个更关怀的社会。
联盟之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