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恩 - 先自在而后自由|好好过日子

「自由」和「自在」常常被联在一起写,变成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但是自由和自在还是有区别的。

自由要靠环境的给予,环境的给予常常要追求和争取,比如从小希望父母给予自由,长大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恋爱和婚姻本来就应该自由的,但因为父母,因为三姑六婆,这种自由受到了管制,就要争取了。

再后来,言论自由、创作自由、学术自由,乃至思想自由,都在争取之列了。思想本来应该可以自由的,但因为政治或宗教的戒条管制。久而久之入了脑,一旦自由,便会自我警惕,警告自己出圈了,便觉得连想想都犯罪了。这样的人,都不配自由了。

前两天有位朋友说起一个已故作家,说他是自由派作家。我说那位先生一生太好出名,总是希望做人生导师,希望大众敬仰。这样的人心中羁绊太多,纵使他一生鼓吹自由 ,但终归是不得自由的。

跟「自由」相比,「自在」则是自悟,是自己帮自己。

佛家说「放下,自在。」便是自悟自修,少受外界影响,少人来疯,自己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独立思考,凡事尽量拿得起放得下,对身边人事会得去芜存菁,可做减法则做减法,懂得顺其自然,感恩所得,自得其乐。

自在不像自由,不假外求,自给自足,明白多少,便自在多少。一个人只有自在了,真正得到自由,反之,即使环境再自由,人还是不自由的。
李纯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