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明生 - 重回春熙|非诚勿游

由我出生的地方太平横街42号,走到成都市中心的春熙路,只是2.5公里的距离,这就是我7岁前全部的世界了。我童年的活动范围就在太平横街42号的院子里,平日足不出户,因为我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一个月只有一次机会我会出院门。我的老师兼校长婆婆一早就起来梳头整理,然后牵着我的小手,带我「进城」。

这城曾经有明清时代的皇城、少城、大城三道城池,一个套一个,固若金汤。但在50年代已经拆了三道城墙。由我家徒步沿着锦江,20分钟就走到了东大街,那里有唯一的一间国营面店,婆婆会停下来买一碗面给我吃。70年代的中国内地餐厅是没有侍应的,只有同志。婆婆先要去坐在门口的那个同志那里用粮票加钱买一张面票,然后自己去厨房,向厨师换一碗甜水面。婆婆就端到我的面前,一条一条地喂我吃面,这是我人生吃过的最好吃的面条。她一直盯着我吃,我问她为甚么自己不吃,她说不喜欢吃。一整碗就给我一个小屁孩吃光了。我怎么会知道,那时候的粮票是舍不得用的珍贵资源。

我拍拍肚皮说吃饱了,婆孙就继续沿东大街走10分钟,就走到春熙路了。这里藏着一间千年古庙大慈寺,玄奘大师也曾在此讲经四年,文革时代重门深锁。再度开门时,已经华丽转身成为熙熙攘攘的潮流胜地太古里。

我这次就住在太古里的博舍,成都黄金地段最奢华的酒店,却极有品味地低调孤寂,像京都东山的日式禅风,只因业主是来自香港的太古集团。坐在偌大的阳台,俯瞰这陌生的出生地,恍如隔世。
项明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