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再见口罩(二)|北漂见闻
香港自从口罩令解除、生活全面回归常态已有1个半月。内地方面,疫情绝大部份防控措施亦已逐步淡出,惟对口罩佩戴要求始终未放松。
不过随著天气逐渐回暖,笔者此前专栏曾提到,近期愈来愈多城市开始对口罩执法「眼开眼闭」,是否戴口罩事实上正在从强制向自由选择过渡。
日前内地官方的政策终于出现变化,捅破这层窗户纸,上周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不再强制要求乘搭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进入超市、影剧院等公众地方需要佩戴口罩,而是改为「建议佩戴」;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活动则可不佩戴口罩。3年多来,人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在公众地方摘下口罩了!
政策宣布后,笔者所在的北京,地铁车站及车厢内已开始全面清除与戴口罩相关的标语和指示牌,地铁广播的内容也从「请全程戴好口罩」改成「建议佩戴口罩」。
根据指引,日后是否佩戴口罩将分为3种情形,除了「可不佩戴」及「建议佩戴」,某些情况下仍「应该佩戴」口罩,包括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如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或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时;生活、工作或学习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以及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在核酸及健康码取消5个月后,口罩措施亦出现调整,虽然只是一小步,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不过随著天气逐渐回暖,笔者此前专栏曾提到,近期愈来愈多城市开始对口罩执法「眼开眼闭」,是否戴口罩事实上正在从强制向自由选择过渡。
日前内地官方的政策终于出现变化,捅破这层窗户纸,上周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不再强制要求乘搭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进入超市、影剧院等公众地方需要佩戴口罩,而是改为「建议佩戴」;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活动则可不佩戴口罩。3年多来,人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在公众地方摘下口罩了!
政策宣布后,笔者所在的北京,地铁车站及车厢内已开始全面清除与戴口罩相关的标语和指示牌,地铁广播的内容也从「请全程戴好口罩」改成「建议佩戴口罩」。
根据指引,日后是否佩戴口罩将分为3种情形,除了「可不佩戴」及「建议佩戴」,某些情况下仍「应该佩戴」口罩,包括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如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或出现疑似感染症状时;生活、工作或学习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以及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在核酸及健康码取消5个月后,口罩措施亦出现调整,虽然只是一小步,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