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林 - 新年新展望|联盟之声

巩固基层医疗根基
2022年是十分艰难的一年,终于我们也挨到尽头,本地确诊数字由五位数跌至四位数,再加上恢复通关、取消「安心出行」等措施,市民生活已趋复常,似乎只欠脱下口罩这一步,疫情便宣告完结。

然而复常不等于回复正常,经过三年疫情后,社会已经不再一样,我们要开明地面对新世界。第一步,切勿过度忧虑周遭的病毒细菌,同时做好个人卫生,为日后除去「口罩令」可能增加的感染风险做好准备。简单而言,便是平衡心态,活得自在。

香港病人组织联盟一直支持的基层医疗,终于迎来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特别经过疫情后,大众对健康更为重视,有助推动基层医疗发展。在我们的角度,并非所有政策也必定举脚支持,例如笔者便曾撰文〈药问101——自愿医保〉讨论「自愿医保」对长期病患者不足之处。因此,秉承为病友争取最大权益及配合政策发展两大原则,笔者作为联盟代表,积极参与各种研究会,也有邀请官员与持份者参与讨论,冀望政策可真切回应市民及病友需要。

就笔者所见,目前也有不少私营医疗机构及健康产品的宣传,提及基层医疗,可见「基层医疗」概念已渗入社会;然而最重要的,是市民也要合作,多加注意个人健康,学习自我管理,培养「治未病」的想法,提早做足保健、预防及求医。简单如有小病小痛,切勿置之不理,宜先找医护人员求助,由专业人士建议自行买药或求医,便可省时省钱,毋须等到病入膏肓才耗巨资治疗,也能减省社会医疗支出。

文︰香港病人组织联盟主席袁少林
联盟之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