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旅行的意义|无名指

疫情三年,很多东西都变了。口罩下人人面目模糊,商业街门可罗雀,这些都是外在的。改变也悄悄发生在里面,很多事物的本质好像不一样了,或至少,疫情让我们重新考虑某些事情的意义。

这几个月,各地陆续通关,朋友见面的问候语,变成「有没有计划去旅行?」疫前去旅游,天空海阔想走就走,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现在想出去走走,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心底还是怕:要不要做核酸?有医学监测期吗?如果旅途上确诊怎么办?回程航班会不会忽然被熔断?

要冒这些「风险」,若是家庭团聚或公务出行,非走不可,自然义无反顾;如果是观光旅游,可要认真考虑,这次旅程到底为了甚么,值不值得付出这些「代价」。

香港人去旅行,好像都离不开「食买玩」。这种近似享乐主义的背后,可能是一大堆受伤的灵魂,每次出行都是疗瘉之旅,喘息之余顺便舔舔伤口。

以前看过两三本所谓「旅游心理学」的书,都说旅途上「我」的包袱轻了,就能放飞自我。也曾听过一个简约主义者说,「人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在没人认识,没有家当的旅行中。」

旅行的意义是甚么?陈绮贞的歌这样唱:「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原来旅行,是为了离开,离开习惯了太久的空间,岔开原有的轨迹。也有人说,旅行是为了回来,去海的对岸回头望,才看得清楚自己,回来以后就是新生。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