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大馆警官餐厅 种族与权力大熔炉|猛料阿Sir讲古
英女皇驾崩,凭她个人魅力顶着白人为上的「联合王国」面临土崩瓦解,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斯等纷纷要求脱离英国,「日不落国」已沦为二等国。英国首相之位已落入昔日被他们压迫和殖民奴隶统治的印度人后裔之手。
在香港,联合王国内的不同种族竞争和肌肉展示早已出现在昔日中央警署(今之大馆)警官餐厅Officers’Mess(位于总部大楼一楼)内。很可惜,该餐厅没有被妥善保育,已完全拆毁及改建成现代化餐厅。
大馆二战前集执法、司法和惩教于一身,日本占领香港时是香港岛日本陆军总部,二战后改为警察港岛总部,此处蕴藏多国文化,曾在此留下足迹的不同国籍猛人不计其数。
名义上,大馆警官餐厅会员是全香港岛警官(督察或以上),实际是控制在香港岛总区警官之手,香港岛总区指挥官为当然的最高领导,餐厅每年选出一委员会,委员自选一主席,主席称为PMC (President of Mess Committee) ,PMC一定是总区高级警官担任,而香港岛一向被各方和警队视为「重镇」,高级警官大多是由洋人或「被悉心栽培」的华人担任。洋人来自英国四大构成国,有英国所谓蓝血Blue Blood的英国本土、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斯和英属或英联邦地区包括南非、澳洲、纽西兰和加拿大等,当中亦有等级之分。
餐厅由谁担任PMC,便可见餐厅的无论布置和食物饮料都有所不同,英国人较保守,表面君子,很多食物都希望是英式和传统,因一向由他们控制,不需太大改变,例如一些酱汁HP Source等很具英国本土特色。但慢慢PMC由来自不同地方的警官上位便出现了变化。来自威尔斯的煮薯仔就要连皮、来自北爱尔兰的就加了饮Guinness黑啤或绿啤、来自苏格兰的加了威士忌和男士可穿苏格兰裙、饮品有苏格兰茶(威士忌加冰和水) ,据说可治疗感冒。而富幽默感的威尔斯PMC更把主席说话(训话)的角落钉了一个刻上Bullshit Corner的牌(吹牛的角落) ,对历史有兴趣的就挂或摆放一些有历史性的摆设和挂饰。但一点值得赞的是新任PMC都会将前PMC的改变延续下去,沿用和加上自己的,所以形成一个文化和民族共冶一炉的「有趣」地方。
而华人和女性掌权后亦不例外,又加一些有趣的改变,加了中餐,四餸一汤白饭任装、咖哩 (虽然印度或巴基斯坦人从来未在此掌权,他们的咖哩一向是餐厅一道主菜,是早年驻印度的英军引入而非印巴人)加上牛腩、鱼蛋和牛丸等街头美食。而这一向是男人世界的地方,女士掌权后便出现了女洗手间和适合女性的低酒精饮品,F字头的粗语亦大减。
除此之外,曾几何时的「法外之地」,是为餐厅文化Mess Culture,饮酒卖醉不用酒牌;这里发生的事不可当真;在这讲乜都得而毋须负任何责任;即使两杯落肚,发生口角和讲手,打完便算,没有证人也没有人有兴趣做证人!身为警官,这里一定要时常出现,在这社交场合,有机会见大Sir,大Sir想乜都知道而不须揣摩,被大Sir见惯对前途大有帮助,不常出现即是不善社交unsociable,前途堪虞。
随着社会进步和对警队要求提高,上了轨道,洋警官变成小众minority,警队推行健康生活模式,严禁当值时饮酒,加上严打酒后驾驶,把警官餐厅纳回正轨,以往这里的「风流韵事」都付笑谈中!
何明新
在香港,联合王国内的不同种族竞争和肌肉展示早已出现在昔日中央警署(今之大馆)警官餐厅Officers’Mess(位于总部大楼一楼)内。很可惜,该餐厅没有被妥善保育,已完全拆毁及改建成现代化餐厅。
大馆二战前集执法、司法和惩教于一身,日本占领香港时是香港岛日本陆军总部,二战后改为警察港岛总部,此处蕴藏多国文化,曾在此留下足迹的不同国籍猛人不计其数。
名义上,大馆警官餐厅会员是全香港岛警官(督察或以上),实际是控制在香港岛总区警官之手,香港岛总区指挥官为当然的最高领导,餐厅每年选出一委员会,委员自选一主席,主席称为PMC (President of Mess Committee) ,PMC一定是总区高级警官担任,而香港岛一向被各方和警队视为「重镇」,高级警官大多是由洋人或「被悉心栽培」的华人担任。洋人来自英国四大构成国,有英国所谓蓝血Blue Blood的英国本土、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斯和英属或英联邦地区包括南非、澳洲、纽西兰和加拿大等,当中亦有等级之分。
餐厅由谁担任PMC,便可见餐厅的无论布置和食物饮料都有所不同,英国人较保守,表面君子,很多食物都希望是英式和传统,因一向由他们控制,不需太大改变,例如一些酱汁HP Source等很具英国本土特色。但慢慢PMC由来自不同地方的警官上位便出现了变化。来自威尔斯的煮薯仔就要连皮、来自北爱尔兰的就加了饮Guinness黑啤或绿啤、来自苏格兰的加了威士忌和男士可穿苏格兰裙、饮品有苏格兰茶(威士忌加冰和水) ,据说可治疗感冒。而富幽默感的威尔斯PMC更把主席说话(训话)的角落钉了一个刻上Bullshit Corner的牌(吹牛的角落) ,对历史有兴趣的就挂或摆放一些有历史性的摆设和挂饰。但一点值得赞的是新任PMC都会将前PMC的改变延续下去,沿用和加上自己的,所以形成一个文化和民族共冶一炉的「有趣」地方。
而华人和女性掌权后亦不例外,又加一些有趣的改变,加了中餐,四餸一汤白饭任装、咖哩 (虽然印度或巴基斯坦人从来未在此掌权,他们的咖哩一向是餐厅一道主菜,是早年驻印度的英军引入而非印巴人)加上牛腩、鱼蛋和牛丸等街头美食。而这一向是男人世界的地方,女士掌权后便出现了女洗手间和适合女性的低酒精饮品,F字头的粗语亦大减。
除此之外,曾几何时的「法外之地」,是为餐厅文化Mess Culture,饮酒卖醉不用酒牌;这里发生的事不可当真;在这讲乜都得而毋须负任何责任;即使两杯落肚,发生口角和讲手,打完便算,没有证人也没有人有兴趣做证人!身为警官,这里一定要时常出现,在这社交场合,有机会见大Sir,大Sir想乜都知道而不须揣摩,被大Sir见惯对前途大有帮助,不常出现即是不善社交unsociable,前途堪虞。
随着社会进步和对警队要求提高,上了轨道,洋警官变成小众minority,警队推行健康生活模式,严禁当值时饮酒,加上严打酒后驾驶,把警官餐厅纳回正轨,以往这里的「风流韵事」都付笑谈中!
何明新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