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 - 流水无情,鱼有灵性|星之栏

喂饲过野鸟,喂饲过野生小动物,怎可以不喂鱼?

这样才可以集齐「海/陆/空」一套。

其实是中了法国电影《The Big Blue》(《夜海倾情》,一九八八年)的「海洋毒」。

片中的小男孩,住在地中海岸,自幼水性极佳,能闭气深潜,又能够与海豚沟通。

羡慕到不得了。看他在海底喂大鳗鱼,一于效法,早上游浅水湾时,带同一袋鱼面包前往。

游出浮台,阳光下,鱼群云集,于是掏出面包,预备请吃大餐,跟各位交个朋友。

很快就要承认失败。因为第一,海底水流甚急,忽上忽下,涌前涌后,很难保持稳定的喂饲位置。

二是众鱼「认包不认人」。鱼面包的目标太小,逐渐,牠们啄吃喂饲者的手,跟着是全身上下。

换句话说,鱼群当你整个人,是「一件鱼粮」,群攻围食,啄个不停,可以将人剥啄成白骨,试问怎能够做朋友?

算了,就此放弃,喂海鱼只此一次。

其他喂鱼的经验,像在大屿羌山、顺德「清晖园」,以至东京上野公园的「不忍池」等,统统是七彩锦鲤。

牠们肥大如猪,鱼唇厚肿,张开嘴个个似黑洞。又逢喂必吃,全无个性。相信很多朋友,也有过喂饲经验。

这样说来,莫非水族的鱼类,得天独「缺」,竟没有灵性?

未必。最奇妙的一次经历,不是发生在大海,不是发生在池塘,竟是发生在家中,小小的热带鱼缸内。

那一年,家猫仍是「小老太」。平时牠恬静老成,似高僧入定,绝不卖萌逗玩。

不知为何,有一天下午,牠对缸中的热带鱼发生兴趣。竟爬高身,攀着缸边,要伸手进去捕捉。

当时不太紧张,鱼群有水保护,而猫最怕水,看你怎能作恶?施施然拿出手机,预备拍摄老太的湿身狼狈相。

不料下一秒,当我们以为鱼群好欺负,全无还手之力时,忽然之间,牠们迅速排阵,合组成一条「大鱼」的形状。

小老太即时被吓退,连湿手的机会也没有。来敌既退,「大鱼」秒速散去,众小鱼继续若无其事地,在悠闲游泳。

当时目击,全程呆住,竟来不及拍下那奇妙的一刻。别以为众鱼列阵容易,牠们怎能分配队形及位置?谁担头,谁守尾?平时可有排练?互相又怎样沟通?

脑海中全是问号。以上种种问题,至今仍未能解答,但震撼仍在。读者诸君如有见识,请多多指教。
云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