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荞因 - 鬼斧神工|镛融芯语

最近翻阅到一篇多年前的专栏文章——「吃一口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中国上五千年的饮食文化慢慢在消亡中,它除了是食物本身,也是一种多元的历史结晶,包含古老手艺、农业、仪式、烹饪技术及自古传承下来的习俗等。大家还记得以前饮宴桌上,由红萝卜雕造成的雕花伴碟吗?可惜现今不同档次的餐厅,大多都改以食用花代替。

雕花于五、 六十年代由广州传入香港,直至七十年代经济起飞,为让菜式看上去更矜贵,便配上精致的雕花提升菜式卖相,这门手艺更在中菜酒家盛行起来。

几年前我们与建筑师William Lim在镛记尝真会所详谈酒家大翻新的项目时,安排了聂师傅炮制几道佳肴,师傅细心雕造多件雕花作为伴碟。William一见到这些雕花便赞不绝口,至今他仍不时向宾客提起师傅高超的雕花艺术。上星期William在镛记设宴庆祝结婚周年纪念时,本想安排类似的雕花作伴碟,惋惜的是聂师傅较早前辞世,不论店内店外亦难找到钻研此手艺的资深师傅,故迫不得已打消这念头。

聂师傅在镛记服务逾几十年,以前曾听他话当年,说在年幼时看着老师傅将平平无奇的瓜果,化成精致的雕花,因而产生浓厚兴趣,于是趁着落场时自学。他强调刀工一定要熟、要幼细。聂师傅的雕花作品处处都是功夫,基乎任何瓜果也难不了他。尝真开幕时,他特别雕造一座姜山,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门手艺绝非想像中般简单,而雕花的舞台越见狭窄,深感遗憾。雕花是一门独特的手艺,当中的热情、耐性、心机和天份,缺一不可。看着聂师傅的雕花作品,你就会明白到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