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恩 - 抢人才|好好过日子

电视新闻节目访问政务司长陈国基,记者问特区政府提出的抢人才计划,那个「抢」字是不是太强烈,令人想起「强盗」。陈司长解释说,这个「抢」字,是「主动、积极」的意思,表示特区政府求才若渴。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尾声的时候,美军和苏军战事顺利,一路向柏林推进,大家都抢。但抢的方法和所抢之物不同。苏联人抢的是物资和器材,往往在占领一地之后,把那个地方的工厂整间拆掉,将里面的机器设备全部搬回苏联去。这也是俄国人的习惯,就像那时日本一宣布投降,苏军第一时间冲进中国东北,将满洲国工业重镇里的工厂抢得一干二净,最后连火车铁轨都不放过,一条条拆下来运回苏联。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人,他们也抢,但抢的不是物资而是人才,尤其是顶尖的科学家,能抢则抢。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抢」字还有「抢救」的意思1945年,美国战略情报局展开了一个代号叫「万字夹行动」(Operation Peperclip)的计划,从德国抢走了一千六百多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以前都替纳粹德国服务,到了美国之后,就为美国所用。

苏联人抢了大批物资,得一时之利,时间一久,器材都过时了。美国人抢到了人才,从军工到民用,不断创新发展。两者相比,高下立见。
  由此可见,一个地方要长久发展,人才不可缺。求才若渴,请得来就请,不然再积极点,「抢」也不妨。
李纯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