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太量 - 疫情死亡率大减 港开关经济走势预测|太量微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析全球疫情现况,预测香港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计算七日移动平均,今年九月十日,全球每日新增五十万六千三百九十五人感染,一千七百八十九人死亡,死亡率为百分之零点三五;去年九月十日,平均每天五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二宗感染,八千九百九十八人死亡,死亡率为百分之一点五七。由此可见,全球确诊宗数上升,但死亡率不升反跌,较去年大幅下降百分之八十。

死亡率显著降低,一部份是因为已接种疫苗人数和所接种的针数都有上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病毒变异,使病毒更容易传染,但更难致命。

展望未来,全球走向开放是大趋势。今年八月,本港放弃抵港人士七天酒店隔离措施(「7+0」),改为三天酒店隔离,四天居家检疫(「3+4」),向全球开放迈出第一步。未来有可能改为七天居家检疫(「0+7」),甚至完全取消检疫安排(「0+0」)。料内地也将逐步开放。从内地检疫安排由「14+7」改为「7+3」可见一斑。

开放不代表经济立即反弹。疫情前,美国每月平均有七百万旅客,新加坡则有一百五十万旅客。现今分别只有约二百万及七十万。旅客人数减至疫情前的三成及五成。

以上两国即使对外开放,旅游业复苏仍未如理想,原因有二︰一,旅游业复苏需时;二,前往两国的旅客大部份只能乘飞机抵达。航班班次受限于机师人手,机师人手受限于防疫措施。

香港现今对外开放,只能吸引台湾及外国旅客。这些旅客都只能乘飞机抵港。旅游业反弹有限,经济恢复规模受限。但香港一旦与内地通关,经济复苏一定比新加坡和美国快。
  疫情前,我们的主要旅客来源是内地,占所有旅客近八成。他们多通过陆路口岸抵港,人数不受航班班次限制。内地旅客来港将有利零售表现,带旺楼价及舖价,预计香港GDP将收复一成失地。
庄太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