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少林 - 病患照顾者难有支援|联盟之声
一名五十六岁男子不忍弥留的末期肺癌妻子受苦,带她回家,在睡房烧炭导致妻子死亡。此男子被判误杀,案件广受大众讨论,「安乐死」又成热门话题;特首李家超指应聚焦于强化医疗及支援能力方面。的确,人口老化,长期病患者数字只会逐步增加,亲友成为最密切的照顾者,也被迫面对来自四方八面的压力。
通常很多人焦点以患者为重,照顾者为轻,其实照顾者绝不好过,他们既担心患者病情,同时因为照顾患者而影响个人生活及社交、因操劳而身心俱疲,或出现财政难关。上述种种,可为照顾者带来抑郁、自卑或愤怒情绪,让照顾者陷入困局之中。虽然过往施政报告也有提及支援照顾者的方案,但似乎未见太大效果;特别是照顾者没有其他人支援,或本身个性内向,不愿寻求帮助的话,很易钻进牛角尖。
须注意的是,照顾者不止需要医疗及生活上的帮助,情绪上的支援亦十分重要。这里说的并非简单的安慰,而是包括亲友和邻里的主动关心,甚至是实际帮忙分担工作,如代为外出购物或短暂看顾患者,让照顾者可享私人空间,释放情绪。当然,政策层面也应为他们出力,由专业人士如社工等来协助照顾者开拓社交圈子、因应实际情况安排生死教育、讲解「预设照顾计划、预设医疗指示」及纾缓治疗等的安排。最重要是不让照顾者感到被社会遗弃,可以分担压力,保持相对正面的心境。
当中还有很多细节可探讨,以末期癌症患者为例,弥留之际或有较大痛苦,院方既然可让患者回家,那么可有详细指导照顾者如何为患者减痛,或是教育照顾者及家人如何面对死亡?凡此种种,应有系统地提供援助,让照顾者与患者皆可安然及有尊严地渡过。
香港病人组织联盟主席 袁少林
联盟之声
通常很多人焦点以患者为重,照顾者为轻,其实照顾者绝不好过,他们既担心患者病情,同时因为照顾患者而影响个人生活及社交、因操劳而身心俱疲,或出现财政难关。上述种种,可为照顾者带来抑郁、自卑或愤怒情绪,让照顾者陷入困局之中。虽然过往施政报告也有提及支援照顾者的方案,但似乎未见太大效果;特别是照顾者没有其他人支援,或本身个性内向,不愿寻求帮助的话,很易钻进牛角尖。
须注意的是,照顾者不止需要医疗及生活上的帮助,情绪上的支援亦十分重要。这里说的并非简单的安慰,而是包括亲友和邻里的主动关心,甚至是实际帮忙分担工作,如代为外出购物或短暂看顾患者,让照顾者可享私人空间,释放情绪。当然,政策层面也应为他们出力,由专业人士如社工等来协助照顾者开拓社交圈子、因应实际情况安排生死教育、讲解「预设照顾计划、预设医疗指示」及纾缓治疗等的安排。最重要是不让照顾者感到被社会遗弃,可以分担压力,保持相对正面的心境。
当中还有很多细节可探讨,以末期癌症患者为例,弥留之际或有较大痛苦,院方既然可让患者回家,那么可有详细指导照顾者如何为患者减痛,或是教育照顾者及家人如何面对死亡?凡此种种,应有系统地提供援助,让照顾者与患者皆可安然及有尊严地渡过。
香港病人组织联盟主席 袁少林
联盟之声
最Hit
薄扶林烧味店濒执笠 获港大内地生做1成功逆转 老板长文答谢兼减价 熟客劝:不要再降价了!
2025-11-19 14:55 HKT
1人住「6人大公屋」 主动求调迁4年半无回音 港男申诉焗变「富户」租金恐破万 房署有回应|Juicy叮
2025-11-19 14:06 HKT
片皮鸭+点心放题优惠!$88任食逾40款点心/小菜/炸物/冷盘 再送原只鲍鱼灌汤饺
2025-11-19 19:11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