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香港经历风雨后浴火重生 1946年胜利和平邮票|猛料阿Sir讲古

月前一拍卖行成功拍出香港中国邮学会发行的第一枚首日封贴上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九日胜利和平纪念邮票一套,拍出价连佣金为港币三万多元,创下该枚首日封的最高拍卖价,主要原因是该会第一枚首日封,加上刚战后能有多余钱和兴致购买一枚当时绝不便宜的首日封的人很少,只有「上等人」和非富则贵的知识份子才可负担,那时只印制了三百六十枚,实际售出多少个封和最后盖上首日邮戳的则不得而知,能保存至今已不多,十年前估计在五十枚以内。另一方面,贴在该封上的邮票亦绝不简单,但可惜因发行量非常大,最少有一百五十万套(一套两枚)(当时被日本人残暴管治后的香港人口剩下不足五十万),直至今天该套全新或盖上邮戳的旧票都可以一百元内买到,该邮票设计有一段有血有泪的传奇故事,很值得回顾。

该邮票的主图是由日军占领香港时,被囚于集中营的前工务局绘图员钟惠霖与温钟士E.I.Wynne-Jones (香港邮政司一九三六至一九四〇年)秘密创作的,画稿上有一对皇冠狮子各拿著一面盾牌,盾上分别有「香」和「港」二字,两旁有中文字「凤鸟复兴」及「汉英大和」,中间的乔治六世头像两旁有一对蝙蝠,代表好运和长寿,下方图案则以火凤凰化成灰烬后烈燄中重生的传说,象征香港历劫后必有重生的一天,假如当时被日军发现,他们一定会即时遭枪毙。日本宣布投降后,钟惠霖带著该手稿乘坐军舰往英国,途中交给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看,军官指出传统上中文「大和」是指日本,建议改为「汉英升平」,后来该画稿呈上英国及当时香港军政府,设计被采纳用作印制香港的「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原计划在日本宣布投降一周年的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五日发行,但因在英国印刷,运载该批邮票船只赶不及,故改为在英军全面从日军手中接收香港一周年的八月二十九日发行。

借此,我希望把这套邮票送给年轻一代,让他们了解日本人侵略中国和掠夺香港的黑暗岁月,当时英国殖民政府的不济,发动战争的日本天皇和政府至今仍未作出任何道歉和赔偿。不是希望延续仇恨,只是国家历史悲惨的一章,想回忆,但未敢忘记及珍惜和平的可贵,加上现时日本人因自卑和恐惧对中国人有负面感觉的非常之多,日本人竟向将投下原子弹杀害无数自己人的敌人卑躬屈膝奉为保护神。使我对称日本为自己「乡下」的香港人有点心寒,日本绝不是及不配做中国人的故乡。六七十年代香港有一些地下旅行社特别举办一些专供男客人参加戏称为「报国仇炮兵团」的旅行团,是独沽一味专带男客人到日召妓,生意非常之好,那时日本经济未起飞,色情事业非常之发达及服务价钱相宜,是当时经济一重要支柱,可以说妓女撑起半边天。

无论是「乡下」或「报国仇」,在历史和道德角度都不正确,这亦提醒为政者及我们正确和重视真实历史的必要性。
何明新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