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荞因 - 不解之缘|镛融芯语
踏入八月,突然传出两间知名食肆相继结业,令人十分唏嘘。尤其莲香楼,因家中长辈与颜氏家族有深厚渊源,听到莲香楼的结业,特别有感触。上星期家庭聚餐时,父亲忆述起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借此专栏与大家细味分享。
当年广州莲香楼的掌柜颜世滔 (又名颜乐天)与老板达成君子协定,将「莲香楼」的字号带来香港。香港莲香楼于一九二七年在中环皇后大道中开业,即今天的威享大厦前身。
据父亲忆述,甘、颜两家份属世交,颜世滔的三公子颜同珍与我爷爷甘穗𪸩相熟,二人曾与一位经营印刷业的冯姓朋友,合伙于一九四七年开办了钻石酒家,其后更开设多间分店,为香港茶楼文化写下重要的一页。两家关系紧密,直到颜家第四代才淡了来往。
儿时父亲陪伴爷爷到中环街市买货后,定必往莲香打趸。上世纪五十年代,莲香楼连地舖共有三层,往上则是员工宿舍及食品工场。茶楼提供早、午、晚三个茶市时段,早茶时不少茶客带著雀笼到茶楼品茶;晚茶则设有棋坛,茶客可捉象棋,茶楼全盛时期更设有乐坛,有歌手演唱。
莲香楼及高升酒楼是当时中西区最享负盛名的茶楼。八十年代,莲香楼所在的大厦需要重建,便搬到威灵顿街,前襟江酒家的位置,后因该大厦为战前楼,较为残旧,九十年代再搬到斜对面的地址经营至今。
莲香楼的霸皇鸭、砵仔焗鱼肠、家乡酿鲮鱼等街知巷闻,主厨霍甜先生厥功至伟。他是我父亲的半个师傅,在钻石酒家工作多年,后来到莲香楼将一手超凡手艺传授予徒弟,才有莲香楼后来的水准。
除了粤菜,莲香楼的月饼也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当中尤以黄莲蓉月的味道最为幼滑香甜。父亲记得,当年莲香月饼的莲蓉是人手制作,由一位外号叫「花生贵」的师傅主理,配方堪称一绝,可惜他离任后,再难找到如此的美味。
我还记得早年移居加拿大时,每逢中秋都特意拜托身在香港的爸爸带几盒月饼回加,那份味道和旧情怀至今难忘。可惜莲香楼自两年前不再售卖月饼。如今继珍宝海鲜舫后,香港又失去一间极具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酒家,是港人的损失。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当年广州莲香楼的掌柜颜世滔 (又名颜乐天)与老板达成君子协定,将「莲香楼」的字号带来香港。香港莲香楼于一九二七年在中环皇后大道中开业,即今天的威享大厦前身。
据父亲忆述,甘、颜两家份属世交,颜世滔的三公子颜同珍与我爷爷甘穗𪸩相熟,二人曾与一位经营印刷业的冯姓朋友,合伙于一九四七年开办了钻石酒家,其后更开设多间分店,为香港茶楼文化写下重要的一页。两家关系紧密,直到颜家第四代才淡了来往。
儿时父亲陪伴爷爷到中环街市买货后,定必往莲香打趸。上世纪五十年代,莲香楼连地舖共有三层,往上则是员工宿舍及食品工场。茶楼提供早、午、晚三个茶市时段,早茶时不少茶客带著雀笼到茶楼品茶;晚茶则设有棋坛,茶客可捉象棋,茶楼全盛时期更设有乐坛,有歌手演唱。
莲香楼及高升酒楼是当时中西区最享负盛名的茶楼。八十年代,莲香楼所在的大厦需要重建,便搬到威灵顿街,前襟江酒家的位置,后因该大厦为战前楼,较为残旧,九十年代再搬到斜对面的地址经营至今。
莲香楼的霸皇鸭、砵仔焗鱼肠、家乡酿鲮鱼等街知巷闻,主厨霍甜先生厥功至伟。他是我父亲的半个师傅,在钻石酒家工作多年,后来到莲香楼将一手超凡手艺传授予徒弟,才有莲香楼后来的水准。
除了粤菜,莲香楼的月饼也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当中尤以黄莲蓉月的味道最为幼滑香甜。父亲记得,当年莲香月饼的莲蓉是人手制作,由一位外号叫「花生贵」的师傅主理,配方堪称一绝,可惜他离任后,再难找到如此的美味。
我还记得早年移居加拿大时,每逢中秋都特意拜托身在香港的爸爸带几盒月饼回加,那份味道和旧情怀至今难忘。可惜莲香楼自两年前不再售卖月饼。如今继珍宝海鲜舫后,香港又失去一间极具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酒家,是港人的损失。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