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坟场更|猛料阿Sir讲古

警察工种多元化,随著时代不同有增有减,近期因疫情污水检测呈阳性的大厦围封和借调到医管局,在玛嘉烈、伊利沙伯和广华医院担任非紧急救护员等则是最新的。当然有一些工种一直不变,「坟场更」是其中一种,每年春秋二祭前后数周,在坟场和一些私营大型骨灰龛一带做人群管理,加设停车处,公共车辆上落点和封路等,亦派便装人员做防止罪案工作,以往一些黑社会份子和瘾君子喜欢在该些日子「打山头」,在坟场敲诈和偷窃等勾当,佯作替山坟清理杂草和墓碑清洁后,苛索金钱红包等。

香港坟场分布各区,各警区都有坟场更,近年主力由辅警人员负责,我当指挥官时,喜欢把坟场更交由他们全权负责,他们不但专业和熟悉当区,大部份是该区街坊,在处理人群管理和冲突时较易被接受。

坟场范围较广,当值人员要对各地段有所认识,否则有人求助时,不知如何确定位置及知会其他人员来协助。

此外,坟场更并不沉闷,在坟场看到近代中国和香港历史,无论新建或早期的,都见到不同名人的墓碑。在跑马地香港坟场,可见早于开埠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英国军人,最早葬于此的英军响尾蛇号HMS Rattlesnake舰长威廉布罗迪Commander William Brodie(1785-1841年);革命先烈杨衢云(1861-1901年),1901年1月10日在中环被开枪行刺后不治,因不同理由,百年来一直是一个无名无姓只有编号6348的断柱形碑墓,后人其后向政府争取将该碑列为古迹,于2011年9月20日配合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动,康文署在墓旁竖立说明牌,让人了解清末革命历史和这位革命人物的事迹。);名人何东(1862-1956年)和原配莫秀英(18xx-1944年);中环遮打道的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1846-1926年)和太平天国头领洪金福(1835-1904年)等。在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可见华人向港英政府争取的「以香港为家」 的一片长眠地,当中有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1862-1938年)、前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校长蔡元培(1868-1940年)、香港寿臣山的周寿臣(1861-1959年)和澳门一代赌王傅老榕(1894-1960年)等。在荃湾华人永远坟场有创建余仁生的余东旋(1877-1941年),病逝于他大埔堡垒「余园Sirmio」及安葬于此,其后因余园拆卸改建为雅景花园而迁葬至荃湾华人永远坟场。

在荃湾警署后山荃景围,有一公主墓园,当年兴建地铁原计划在此建荃湾西站,亦因此墓而改变。每年春秋二祭都有多辆旅游大巴载着很多人前来拜祭,仪式完成后,各人列队由长老派发大利是,我2005年在该区驻守时,每封利是500元,相信很多到来拜祭的都不知是拜谁!

在边界沙岭坟场Sandy Ridge Cemetery,又称沙岭公墓可见很多石碑上只刻有安葬年份及一个代表死者的号码,没有姓名和个人资料,或许会问「他是谁?」,但在一撮黄土下,「他」与风光大葬的一代名人,又有何分别呢?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