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明生 - 十三太保在花田|非诚勿游
相隔半世纪,第一次在台中外埔花田见到满山遍野的一串串,有粉红色丶也有我童年见过的大红色,才想起,这花怎么那么的熟悉? 啊, 这是「十三太保」!
在七十年代的成都,菜市场的花农只有一两档,春天常有大红色的花,一串串地密密麻麻开了十数朵花,婆婆经买来拜佛,教我这种花,叫做「十三太保」。我当时不知道甚么是「太保」,以为这是纳粹「盖世太保」的兄弟数量总和。后来在香港逛年宵市场,也见到这种便宜的年花,香港叫做「剑兰」。
太保是中国的一种古老职业,自周代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是太子的老师。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之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义子,均为太保的总称。那和这种花有甚么关系呢,我于是走到花田中去数一数,花杆上的花朵是否刚好十三朵?
答案令我失望,数了几株,都只有十至十一朵花。这不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是差不多先生,相差一两朵花不是问题。
从花田回来后不甘心,上网再查,这种很便宜的切花,为甚么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名字「十三太保」,网上没有答案。
「剑兰」反而容易理解,因为此花由低开到高,又细又长,像一把剑。其实这不是兰花,是属于鸢尾科,学名叫「唐菖蒲」。
虽然不能解开这个半世纪前的谜团,但今天至少看见这种看了五十年的切花,被送上市场前的样子。在田野之中是这么的亭亭玉立、弱不经风,招人爱怜。那两株大红色的十三太保在风中摇曳,就像婆婆牵著三岁的我,还在菜市场优哉悠哉。
项明生
在七十年代的成都,菜市场的花农只有一两档,春天常有大红色的花,一串串地密密麻麻开了十数朵花,婆婆经买来拜佛,教我这种花,叫做「十三太保」。我当时不知道甚么是「太保」,以为这是纳粹「盖世太保」的兄弟数量总和。后来在香港逛年宵市场,也见到这种便宜的年花,香港叫做「剑兰」。
太保是中国的一种古老职业,自周代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是太子的老师。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之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义子,均为太保的总称。那和这种花有甚么关系呢,我于是走到花田中去数一数,花杆上的花朵是否刚好十三朵?
答案令我失望,数了几株,都只有十至十一朵花。这不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中国人向来就是差不多先生,相差一两朵花不是问题。
从花田回来后不甘心,上网再查,这种很便宜的切花,为甚么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名字「十三太保」,网上没有答案。
「剑兰」反而容易理解,因为此花由低开到高,又细又长,像一把剑。其实这不是兰花,是属于鸢尾科,学名叫「唐菖蒲」。
虽然不能解开这个半世纪前的谜团,但今天至少看见这种看了五十年的切花,被送上市场前的样子。在田野之中是这么的亭亭玉立、弱不经风,招人爱怜。那两株大红色的十三太保在风中摇曳,就像婆婆牵著三岁的我,还在菜市场优哉悠哉。
项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