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颖妍 - 通往地府的路灯|人生马拉松

前几天在小栏写过丧礼一些习俗故事,不少读者都说长知识,可否说多点?于是今天再来个续集。

民间传统的丧礼,致祭者鞠完躬没事干,总会坐在一旁折金银,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发明。为逝者致哀,总不能在灵前高谈阔论嘻哈大笑,默默把衣纸逐张逐张折成金山银山,一个离开下一个接力,每人尽点心意,又不致于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我觉得,这是丧礼上最和谐的画面。家里有拜神习惯的人,一般会折完按一按,让金银锭子变成翘起形状,殡葬礼仪师明哥立即提醒,给逝者的「金银」,千万不要折到「起角」。

原来,这些折给逝者的「金银」,是他们的路灯。通往地府的路很黑,先人前行时会先把金银抛向前,金银会发光,便照亮前行的路,先人就可以踏着金银路安全前进。如果,你把金银折到「起角」,那先人每踏一步都会被刺到,那段路就会走得很苦。

还有那些给宾客回礼的「吉仪」,里面放着一粒糖、一张纸巾和一元硬币,明哥又来考我们:「知道吉仪三宝有甚么用吗?」答案当然不会是吃粒糖减少苦涩、拿张纸巾抹眼泪那么简单。

想了半天也没能猜中,明哥说,既是传统,就要追溯昔日社会背景。中国人以农立国,农民住在山里,丧礼一般在家举行,亲友要送殡,不是走路就是坐马车前来,从前没有地铁巴士的士,大家一路上风尘仆仆,抵埗已篷头垢面。

于是,在灵前致祭前,主人家会备上手帕一块让来者先洗洗脸,整理好仪容。中国人侍客用茶,但一般农村家庭不会有这么多杯,农民更不会有工人姐姐帮忙斟茶递水,于是就以蔗糖一块给宾客作生津之用。流传至今,手帕变成纸巾,蔗糖变成糖。

有人觉得这是繁文缛节,但知多了就会更加珍惜这种仪式感。保存一个民族,其实要由保存和承传它的仪式开始,没有老祖宗的故事,就没有今天丰厚的文化底蕴。
屈颖妍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