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 - 鲍鱼学问|星之栏
我有朋友做鲍鱼生意,有天他请我吃饭,还亲手煮鲍鱼给我吃,自问不太喜好鲍鱼的我,自小不崇尚贵价食品,粗茶淡饭吃得开心便满足。因此,即使眼前是溏心鲍鱼,也没有令我垂涎欲滴。
我好奇问为何鲍鱼能成为高价食品,朋友解释鲍鱼本身不是矜贵的食品,近海边的地方就能找到鲍鱼的足迹,甚至以养殖方法繁殖的鲍鱼仔,一只只需数元。然而,干鲍鱼则是另一回事,干鲍鱼需要经过处理,一只大鲍鱼经过煮和日晒的过程后,体积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一。
计算鲍鱼的等级是以「头」为单位,「头」的算法是源自春秋战国时代,一司马斤为之一头,约重605克,如是者两头鲍即重约300克,三头鲍则约重200克。听闻最矜贵的是半头鲍,即一只鲍鱼重约1200克,然而朋友售卖鲍鱼多年,也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鲍鱼,试想像将半头鲍放大十倍,即原来的鲍鱼有十二公斤,相等于一个哑铃,还未计其外壳重量,哪里会有这么大的鲍鱼呢?不能说没有,但朋友从没见过,即使是两头鲍,渔民也要好几年才能捕获一只,因此要吃到一头鲍绝不容易。
朋友奉劝买鲍鱼要注意,一斤鲍鱼的售价是以司马斤计算,而非公斤。另外,制作干鲍鱼的工艺繁琐,首先将新鲜鲍鱼以盐水浸至奶白色,再以秘制汁煮,之后烘干至金黄色,再串起挂在海边吹干日晒。不同地方的海水咸度、气温、湿度、日光照射程度等都不同,最重要的是细菌含量不同,因此不是每个地方也能出产上等鲍鱼,例如日本青森县出产网鲍,岩手县则出产吉品鲍,就如某个地方出产的香槟或红酒才特别香醇。因此,即使鲍鱼再大,也需要配合环境因素,才能造出溏心的质素。
我说犹如腐乳和芝士,同样需要在某些地方才有某种细菌制造芝士和腐乳,否则它们只是普通的质素。
朋友慨叹为何我用腐乳作比喻,我说或者狗口真的长不出象牙,猪口吃不到美食吧。他希望我从此学懂吃鲍鱼,但我还是较喜欢吃腐乳。本栏长刊于《星岛日报》专栏版
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