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 - 发挥香港航空航天潜力|新‧潮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成为国际航空枢纽中心。中央一直坚持落实「一国两制」为香港带来更多机遇,我们要不负所望,以有效方法和富有前瞻性规划,去坚守「一国」为本、善用「两制」之利。

香港航空业协会于二○○六年为促进航空业发展及提高竞争力而成立,其宗旨、目标包括辅助有兴趣发展航空零部件、设备或服务的实业家探索及拓展航空业务,并与国家及海外航空业界及团体建立紧密的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多年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港府及私营机构一直支持协会发展航空航天业务。

香港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最繁忙航空港,但其他国家的航空业急起直追,大力发展他们的智能机场。为了有效巩固以及拓展香港作为航空枢纽,我们有需要正视香港国际机场、航空业自身的弱点;也就是说香港机场对于国外科技的软硬体有莫大的依赖。

香港国际机场使用的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供应商「雷神」,是美国企业,国外科技对本港机场基本运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随著美俄、中美关系日趋紧张,若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以航空科技为条件制裁,这将会大大影响香港机场运作,甚至降低海外贸易量,影响到经济的良好发展。

因此,想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首要条件须在航空科技上自立,自强;在提升自身发展潜力的同时,亦免除受外力牵制,更能向年轻科研人才展示和提供一条于航空、航天科技行业大展鸿图的康庄大道。
律师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晓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