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画人生|城乡共融
当天烈日当空,比不上一众村民、访客及游人脸上的灿烂笑容。鼓声响起,麒麟舞动,大家兴致高涨。谁想到一条十年前还是破落的小村,没多少村民愿留守,今天大翻新,所指的并非大兴土木、拔地起楼,而是从颓垣败瓦中重育生命、活力,让村民重拾自豪。
说的是位于沙头角近边境的荔枝窝,不久前庆祝由香港大学团队开展、汇丰银行支持下的荔枝窝乡郊文化景观计划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荔枝窝数百年前盛产荔枝,故得名。背山面海,曾是客家人聚居地,村民上千。后来农耕日渐式微,村民离去,村落荒废。幸好港大团队于1993年起展开永续计划,推动复耕以活化村庄。
计划吸引一些原居民和城市人加入,现时荔枝窝有十一个社区农场和五个本地品牌,社区建立经济模式。农作物有咖啡豆、芥菜、木瓜、姜、姜黄、萝卜、冬瓜等,皆以有机及生态友善的方法种植。
政府二○一八年年中成立乡郊保育办公室,当中乡郊保育资助计划支援非牟利机构与村民互动协作,推展多元和创新的保育及复育项目。计划在这几年批出二十七个项目,就在荔枝窝不远处的梅子林就参与了这计划。梅子林村与荔枝窝都有四百年历史,村落曾荒废,近年恢复水电,果树种植等,居民回流为这村注入生气,而梅子林故事馆定期举办展览和工作坊,让访客感受客家文化和保育情况。计划不但协助梅子林提升生态环境,也适度的利用了乡郊资产。这类永续乡郊计划由官商民等合作,让不同项目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荒废到复耕、活化,见证人与大自然的融洽。
陈智思
说的是位于沙头角近边境的荔枝窝,不久前庆祝由香港大学团队开展、汇丰银行支持下的荔枝窝乡郊文化景观计划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荔枝窝数百年前盛产荔枝,故得名。背山面海,曾是客家人聚居地,村民上千。后来农耕日渐式微,村民离去,村落荒废。幸好港大团队于1993年起展开永续计划,推动复耕以活化村庄。
计划吸引一些原居民和城市人加入,现时荔枝窝有十一个社区农场和五个本地品牌,社区建立经济模式。农作物有咖啡豆、芥菜、木瓜、姜、姜黄、萝卜、冬瓜等,皆以有机及生态友善的方法种植。
政府二○一八年年中成立乡郊保育办公室,当中乡郊保育资助计划支援非牟利机构与村民互动协作,推展多元和创新的保育及复育项目。计划在这几年批出二十七个项目,就在荔枝窝不远处的梅子林就参与了这计划。梅子林村与荔枝窝都有四百年历史,村落曾荒废,近年恢复水电,果树种植等,居民回流为这村注入生气,而梅子林故事馆定期举办展览和工作坊,让访客感受客家文化和保育情况。计划不但协助梅子林提升生态环境,也适度的利用了乡郊资产。这类永续乡郊计划由官商民等合作,让不同项目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荒废到复耕、活化,见证人与大自然的融洽。
陈智思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