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耀」未来——实践ESG简单妙法

  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ESG)近年愈来愈受到社会重视,已成为评价企业表现及作出投资重要指标。ESG除了与投资者社会角色有关,亦是聚焦风险管理的代名词。一间企业若在ESG方面有出色表现,业务前景自然获看高一线,有助提高企业的长远价值。
  联交所也颁布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与ESG相关资料的要求。在上市规则的附录二十七条,已详细列明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指引,指引涵盖了两个层次的披露责任,分别为(一)强制披露规定及(二)「不遵守就解释」的条文。在环境方面,有关规定则主要分为四大范畴,包括(一)排放物,即有关废弃及温室气体排放、向水及土地的排污等;(二)资源的使用,即有效使用资源,包括能源,水以及其他原材料等;(三)环境及天然资源;(四)气候变化。上市公司必须在其年度报表列出各项可量化的关键指标,并且说明逐年改进和提升之企业计划。
  笔者早前为大埔工业村内的两家上市公司建造了厂房屋顶太阳能电站,每个项目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发电量26万度电。项目能减少排放96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砍伐144棵树木,节约标准煤8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8吨,减低碳氧化物排放量3.9吨。这些都是环境治理方面实在的关键指标。
  很多上市公司或因没有可利用的屋顶,而十分苦闷,不知道如何为改善环境作出贡献。惟上市公司可以考虑投资乡郊地区的温室大棚,一尽社会责任。
  事实上,温室大棚的棚顶可以安装太阳能发电站,产生可再生能源,而棚内则作为水耕种植场地,种植环保、健康及无污染的蔬菜。水耕是一种高科技的种植方式,利用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科学无土栽培。这种投资既可通过再生能源上网计划赚取投资回报,更能为环境作出重大贡献,好处多不胜数!
香港光电控股主席
吴克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