镛融芯语——当传统遇上NFT

  近期热话非元宇宙莫属,更带动NFT「非同质化代币」大行其道,其应用层面甚广,从艺术品,到影音作品,以至虚拟产品等,无不赶上NFT热潮。
  最近一位活跃于NFT市场的朋友到本店用膳,带她参观新装修后的镛记后叹为观止,更指每处各式各样的艺术收藏品、传统饮食文化及口术相传的典故,根本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可考虑转化成NFT。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各种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当中讲求历史传承及审美艺术价值等。这令我想起早前,父亲亲口相传不同年代中式酒楼独有的布局。
  谈及中式酒家,相信好多人脑海里都浮现红红金金的光鲜画面。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式酒家特别重视喜庆的气氛,多以寓意吉祥的红色挂物、幔帐来布置,福禄寿喜、八仙贺寿随处可见,因此当时几乎所有中式酒家都「红当当」。
  到六十年代,讲求中西合璧,除了传统喜庆色调,亦为加入黄、绿等颜色增添时代感,但仍会避免加入较忌讳的白色和灰色等;并挂上山水画、吉祥图案等来点缀。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股票兴旺,酒家的布局亦五花八门,引入很多外国建筑元素及材料。时至今日,有些中餐厅更走向西式设计,采用以往忌用的蓝、黑、灰作主色。
  传统布局当中也有些考究之处,中式酒家重视「行气」,讲求工整。例如桌椅的放置要双数及对齐,取好事成双的吉利意头,而且四平八稳,凸显气派。以往还会讲究宴会中要有主、客排法,但现已渐变得随意。
  不过,有些智慧亦一直流传至今。例如镛记在装修二楼龙凤礼堂期间,为配合牡丹花为主的设计,年轻的同事建议采用新颖美观的粉红色椅套。长辈立即制止并指出粉红色是旧时中国人娶妾侍或再婚所用,犯上婚宴大忌,立即摒弃这念头。又例如对于数字四、七的禁忌,以至菜单的设计,装修墙纸及地毡的图案都要仔细考量。为何要这样坚持?或许这是对中式传统中追求大吉大利的一份执着吧。
  中式酒家独有的布局及巧思,蕴藏着传统特色及前人智慧,若能够将之保留,以全新的NFT形式传承下去,未尝不是件好事。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