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价值教育

从前儿子对价值没有太大感觉,只知道想要的东西未能购买,可能因为父母觉得产品「太贵」,不值得买或是自己未有「资格」得到相关物品。自从他升上小学四年级后,对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他明白到一盒限量版积木的价钱可以很「高」,走进不同餐厅吃同样的食物,收费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时遇上付出与味道不成正比的情况,让他更明白甚么是「物非所值」。
  日前跟儿子逛某个高级商场,看到一间专门售卖鱼子酱蛋糕的店舖新开张,于是便入内参观。他看到一个四吋阔的圆型小蛋糕售价要四千余元,心形款式更加是它的四倍。他好奇地问我:「这个蛋榚卖一万六千多元那么贵,值得吗?」我回应道:「如果没有市场,商店也不会提供这种贵价蛋糕。当然,不愿意花费在饮食上的人,不会以高价去满足一时口腹之欲或享受当中带来的主观奢华感觉。」我们一家较注重饮食健康多于价格高低,所以饮食的开支不多。
  我常教导儿子,除非那是生活和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否则消费时尽可能考虑产品的可持续性和易手价值。即使表面价格很高的东西,只要能够天天使用,就是「贵买平用」;物品有易手价甚至有升值潜力,有朝一日想出售旧物换取其他新东西「玩」时,就知道甚么是「赚住玩」。
张慧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