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发现香港

  香港人当然爱香港,愈来愈多人讲本地保育,但有没有一个系统呢?以前无,O依家有!一于让笔者推广一下。
  政府自二○一八年已设立十亿元的「大屿山保育基金」,在大屿山推动保育工作,以及在一些乡村和社区进行小型地区改善工程,以支援保育措施。
  当中五亿元专门资助合资格的非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及专上教育院校等,与社区和土地拥有人协作,在大屿山推展三类和保育有关项目:保育管理协议项目;研究项目;以及教育和参与项目。另五亿元专门供政府在大屿山的政府土地推行小型地区改善工程,以支援保育措施并改善大屿山的环境。
  接受委任的委员们,不乏猛人学者、熟悉大屿山的地区人士、工程师、测量师、律师都有,而且公职经验丰富。初时,以为做审批的工作应该不难呀,谁知道实情是:原来那么多文件,原来那么多技术和细节要考虑,原来不只是去开会,而是每个个案都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然后讨论才开会通过。
  这个保育基金是新政策,所有成员无论官方还是委任的成员,都在做史无前例的工作,终于,结晶品出台了!现在在中环展城馆做展览,让市民参观成功申请的十几个保育项目,有动植物、建筑物、有人文的、有天上雀仔至海中鱼儿,包罗万有,希望喜欢发现香港的朋友,都去支持看看啊!
邓铭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