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晒界——消失的美食

  忽然来临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心态。从前每月出差每逢假期出外旅行,已成生活一部份。怎也没想到,将近两年时间,我半步没离开过香港,望着家里的行李箱,不胜唏嘘。
  想念旅行,其实更想念各地美食。因为各种原因,不少地道美食,陆续消失,我们更要珍惜吃的机会。用我的话说,就是:「吃一顿,就少一顿。」最近和蔡澜先生碰面,说起来,他也很久没回去新加坡了,大家都在感叹。说起新加坡,我最怀念从前蔡生推荐给我,后来我每次到当地必去的逸群海南鸡饭。
  二十年前第一次去逸群,除了吃海南鸡饭,还点了皮脆至极的烧肉,又便宜又好吃。最后一次去逸群,是2019年暑假期间,那次感觉水准有点退步,也没看见老板。后来得知,原来老板2019年底仙游,逸群也关门了,估计从此消失。还好上次在新加坡,蔡生带我去了黄亚细肉骨茶老店,非常回味,以后有机会到当地一定再去。
  与其怀念外地美食,不如怀念一下内地的,毕竟我相信短期内还是有机会与内地免检疫通关。一旦通关,我肯定先回去深圳,吃海记牛肉火锅,然后去东莞吃常平竹升面,然后到广州吃大哥餐厅。如果粤港通关,澳门估计也会通关,到时我肯定会去六记粥面,看看刚接手第三代传人的虾子捞面和云吞,还能不能保持水准。之后会去金城,吃一碗双汁杂鸡米。唉,想起都会流口水。
  之后去上海,吃尚未消失的老吉士和南伶酒家,毕竟还是老师傅做,也是吃一顿少一顿了。我感触那么深,原因是从前每次去上海,都去阿山饭店,吃他亲自下厨煮地道的浓油赤酱本帮菜,后来阿山因病去世,已成绝响。不过听说现在阿山儿子接手做,我也希望去试试他的手艺,希望阿山饭店能够传承下去,不会消失。
  去完上海会转去北京,吃厉晓麟大师的家宴,那是清朝慈禧太后的宫廷菜,能传承到今天,也是奇迹。北京烤鸭到处都有,肯定不会消失,但是要吃到北京嘉里中心袁超英大师亲手烤的,就一点不容易,也是必去。
  当今世界局势多变,未来变幻莫测,能吃就吃,活在当下。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