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付+营商——展销谷生意有法

  随着本港疫情缓和,一度冰封的大型博览会逐步恢复,重头戏书展7月掀序幕后,工展会购物节和美食博览也相继于8月举行。适逢政府发放首期电子消费券,参展商均积极引入流动电子支付并取得成功,未来势成同类活动主流消费模式。
  工展会早于四年前已尝试引入流动电子支付,初次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作;其后再拓展至转数快和手机支付,消费者于会场内可使用电子钱包结帐。不过由于涉及额外费用,初时要说服参展商安装设备亦较难,大多数消费者也习惯使用现金和信用卡,要改变商户和消费者习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至新冠疫情爆发提供契机,电子支付是无接触式付款,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和转数快扫二维码,手机支付用NFC感应,对于顾客来说更卫生,毋须担心收到的钞票带有病毒;对商户来说,电子交易减少处理现金会涉及的各种成本,如到银行存钱时间、相关费用、安全成本等,管理系统效率也更高。至政府派发电子消费券,600多万领取了消费券的市民,不少是首次用流动电子支付购物,初尝免找赎、交收快的方便,并提供各式折扣、回赠、积分等优惠,一旦试过就很难回头现金结帐了。
  再看看两大活动的数据,工展会共有180多个参展商及逾250个摊位,九成摊位安装了收取电子消费券设备;美食博览吸引逾37万人次入场,抽样调查显示,现场有85%参展商接受至少一项电子消费券支付方式,有近80%受访者曾在场内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付款。
  流动电子支付消费模式正快速普及,指日可待成为支付主流之一。
劳俊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