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岂止三分钟热度

  台上一分钟,台下岂止十年功?恭喜中国香港队在今届奥运勇创历史佳绩,衷心感谢和学习各运动员坚强拼搏、永不言败的顽强斗志及其家人、教练、队友、竞争对手、各体育会和港协暨奥委会多年来的激励及支持,感谢政府承担直播费用让全城一起集气、呼吸及心跳加速,为健儿打气!
  为发掘及培养运动员,要有短中长期措施及前瞻性策略,协助解决全职运动员在竞技场内外的开支、提供设备及有关配套支援。培训精英运动员的香港体育学院、累积捐赠约七亿元予体院的马会及政府与各界赞助商、有心人等功不可没。
  香港的运动发展要「长青」,青训是重要的长期投资,如足球总会推出以足球代表队晋级二○三四年世界杯决赛周为目标的「展望二○二五策略计划」就很进取。
  我们希望各广播公司在未来能「自动波」提供赛事直播,在特区引入及像科大研发李慧诗战衣那样研发更多的体育科技、筹办参与大湾区甚至全国、全球的比赛来提升运动员技能、吸纳接班人及「粉丝」,从而增加广告商赞助的机会、有助运动员退役时成功转型。在港协暨奥委会的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委员会,有多个前港队代表,包括人称「快狠准的魔鬼投手」前棒球队队长、商界领袖李一强可助力晚辈「人生全垒打」,MBA毕业在大企业「打骰」的前武术代表郑家豪、投身运动行政工作的「车神」黄金宝等,一起为将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教育」及「生活技能」的生涯规划支援。
  作者陈晓峰律师、港协暨奥委会的香港运动员就业及教育计划委员会委员
律师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陈晓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