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蒋晓薇:屯门的联想
蒋晓薇Mei编写的儿童剧《蛐蛐》在屯门大会堂文娱厅上演,我想找小朋友去观赏,他们的反应(其实家长为主):「太远了。」
屯门,远不远?Mei的回应该是「交通那么方便,怎算远呢。」不过,没有问她。倒很想知道,电影《幻爱》(Beyond the Dream)上映时,Mei已把电影改成小说,她怎样做得到的。
Mei在二○一九年十二月看了预演,导演和编剧找她,希望她把《幻爱》写成电影小说:「那时,电影因疫情没法上映,我便立刻去写。」不少电影,是先有小说,再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幻爱》却是先有电影,再有小说。Mei在香港书展,讲的正是《把光影化成文字》。在屯门长大的Mei,在《幻爱》序言说:「屯门的美令我着迷,她有青山、蝴蝶湾、海滨长堤。」屯门「恬静,安然,简朴。」《幻爱》的故事发生在屯门:「那正好,写《幻爱》,我是写出我对屯门的感情来。」
「剧本有七十二场戏,我把每场分开来看,看电影,一段一段的看。把它变成文字,很有挑战性。」
我的问题:「一个镜头,怎样用文字,把它描述下来呢?」Mei的回应:「我是写多了,要把它写得具体,实在。」
电影是「虚与实」,场面处理不错,把精神病患者虚幻的,凭空想像出来的世界,拍得出色。倒是来到现实世界,反而显得局促了。Mei的文字,仍能捕捉那似幻似真的感觉,可与电影互相对照。
Mei爱上写作,是希望把记忆保留下来。「当时是二○一五年,害怕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东西会消失,如昔日居住过的地方、社区、身边人、地标和历史。」
写《幻爱》前,Mei写了她的第一个长篇《家‧宝》:「一个香港人的故事。又把小说改编成舞台剧。
问:「写舞台剧,还是写小说难?」
Mei的回应:「写小说难,小说需要很完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流利的文字。剧场有导演、演员一起围读,会给意见,导演在舞台上会有调导,演员的演绎又丰富了角色。」
「剧场是集体创作,写小说是一个人孤独地,持续地努力,方能完成。」
「活好现在,努力阅读,累积智慧,到了时候,或许又会有新的创作意念,那时就专心去写吧。」
就等一等吧,新的作品,仍会是与屯门有关的么?
后记
创作的好处:没有一条formula。就是有着太多的「可能性」,Mei才走上创作之路。
「我的下一部作品,想讲生活开心的事,会是一个绘本,与漫画师一起合作。他负责画,我负责写。」
张灼祥
屯门,远不远?Mei的回应该是「交通那么方便,怎算远呢。」不过,没有问她。倒很想知道,电影《幻爱》(Beyond the Dream)上映时,Mei已把电影改成小说,她怎样做得到的。
Mei在二○一九年十二月看了预演,导演和编剧找她,希望她把《幻爱》写成电影小说:「那时,电影因疫情没法上映,我便立刻去写。」不少电影,是先有小说,再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幻爱》却是先有电影,再有小说。Mei在香港书展,讲的正是《把光影化成文字》。在屯门长大的Mei,在《幻爱》序言说:「屯门的美令我着迷,她有青山、蝴蝶湾、海滨长堤。」屯门「恬静,安然,简朴。」《幻爱》的故事发生在屯门:「那正好,写《幻爱》,我是写出我对屯门的感情来。」
「剧本有七十二场戏,我把每场分开来看,看电影,一段一段的看。把它变成文字,很有挑战性。」
我的问题:「一个镜头,怎样用文字,把它描述下来呢?」Mei的回应:「我是写多了,要把它写得具体,实在。」
电影是「虚与实」,场面处理不错,把精神病患者虚幻的,凭空想像出来的世界,拍得出色。倒是来到现实世界,反而显得局促了。Mei的文字,仍能捕捉那似幻似真的感觉,可与电影互相对照。
Mei爱上写作,是希望把记忆保留下来。「当时是二○一五年,害怕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东西会消失,如昔日居住过的地方、社区、身边人、地标和历史。」
写《幻爱》前,Mei写了她的第一个长篇《家‧宝》:「一个香港人的故事。又把小说改编成舞台剧。
问:「写舞台剧,还是写小说难?」
Mei的回应:「写小说难,小说需要很完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流利的文字。剧场有导演、演员一起围读,会给意见,导演在舞台上会有调导,演员的演绎又丰富了角色。」
「剧场是集体创作,写小说是一个人孤独地,持续地努力,方能完成。」
「活好现在,努力阅读,累积智慧,到了时候,或许又会有新的创作意念,那时就专心去写吧。」
就等一等吧,新的作品,仍会是与屯门有关的么?
后记
创作的好处:没有一条formula。就是有着太多的「可能性」,Mei才走上创作之路。
「我的下一部作品,想讲生活开心的事,会是一个绘本,与漫画师一起合作。他负责画,我负责写。」
张灼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