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游——一百零八个众生相

  藏人僧侣在摩诃菩提大塔外围的众多小塔之间,放置了木板,由早到晚五体投地的长拜。各国僧众,各有地盘,烧香念经、绕塔行禅、敲磬供僧,各有方式,各自修行。斯里兰卡大和尚的喇叭虽然功率强大,人多势众,也无阻中国白衣高人,以龟速一分钟走一步,经过大和尚的喇叭前面,面不改容。台湾三姊妹,仍然用国语吟唱,跨过僧伽罗语(斯里兰卡主要语言)的阵营。
  如果说瓦拉那西是印度的,那么菩提迦耶二千年来都是世界的。在这里,一切很不印度,反而很亚洲,近年更加国际。有点像耶路撒冷,虽然位处犹太教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基督徒的精神故乡。和耶稣出生地伯利恒的「圣诞大教堂」相似,各国的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东正教徒,用不同语言方式,各自表述对教祖的无限感恩和追思。庆幸佛教在佛陀身故后,没有划地为牢,而是在千年之间不断外传,成功俘虏了中亚、南亚、东南亚、东亚、喜马拉雅山等地的人民。二千五百年后,唱咏佛陀教导的信徒,悉数来自海外。
  反观佛陀的印度同乡,今天还坚持说佛陀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导游阿努奇一边双手合十拜佛陀,一边不停重复佛教和印度教是一样的,但当我问他读过哪本佛经时,他却为之语塞。
  在菩提树下,我冷眼旁观,游客匆匆,香客匆匆,日出日落,人来人往。亘古以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一直无路可走,却有一个年轻王子在那个更为黑暗愚味、「世人眼如盲」的原始年代,在没有老师教导之下,无师自通。最终成为世上第一个觉醒的人,参透了人生苦恼的源头,明白了生命的真相,找到了离苦得乐的道路。
项明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