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晒界——坏消息
好友R君,女儿在英国念书,他也在当地住了几年,不过他告诉我,准备下月接种完疫苗,就回流香港。他看法和我一样,我们的未来,无论工作或生活,都是在大湾区。他说:「我在英国受够了(闷死)。」我在社交媒体上,看见有些年轻人奚落别人:「你去大湾区吧,大湾区等着你。」我心想,不去大湾区,难道一辈子留在香港,做井底之蛙?真是好笑。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说根据一个调查,有49%受访者考虑海外工作,当中更有四分之一人同时有考虑移民。考虑到海外工作三大原因:增广见闻及扩阔视野,对香港的经济前景无信心,渴望在其他国家居住及生活。被问到与工作相关的因素,被访者认为,海外工作有利个人发展,相同职位薪酬较佳。我看完之后,怀疑这些被访者有没有见过世面。
我常鼓励年轻人,趁年轻没有家庭顾虑,有机会要争取去外地(包括内地)工作。话说回来,到海外工作的机会,其实很难有。首先你所在的公司,必须是一间跨国公司。其次,要不你是高级管理人员,要不你是非常专业人才,否则要被调往其他国家分公司工作,机会很微。如果本身不是在跨国公司工作,直接应聘到海外其他公司,机会更渺茫。
朋友的儿子,在加拿大长大,毕业后回流香港,应聘一间美国公司的IT岗位,公司给他两个工作地点选择:上海或新加坡,他果断选了上海。他很清楚,作为中国人,虽然英文讲得像母语一样好,但美国公司是不需要他去美国的,只有在亚洲特别是中国人的地方,才需要他(因为需要中英双语能力)。上海和新加坡,哪个地方潜力更大,不言而喻。
上述的受访者,据说三十岁以下的,首选在英国工作。我很想问问这些朋友,你们现在从事何种工作?英国公司为甚么要聘请你们在英国工作?而且他们说对香港经济无信心,难道他们对英国经济有信心?我认识不少英国人,来香港工作之后,基本都不想回去,而你们竟然反过来对英国趋之若鹜?你们去过英国生活工作过吗?
我有一个坏消息告诉他们,疫情已经永久改变了世界,不少公司对员工长期遥距工作已经看成常态,不少岗位甚至毋须返回办公室。我预期,海外工作的机会,只会有减无增。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说根据一个调查,有49%受访者考虑海外工作,当中更有四分之一人同时有考虑移民。考虑到海外工作三大原因:增广见闻及扩阔视野,对香港的经济前景无信心,渴望在其他国家居住及生活。被问到与工作相关的因素,被访者认为,海外工作有利个人发展,相同职位薪酬较佳。我看完之后,怀疑这些被访者有没有见过世面。
我常鼓励年轻人,趁年轻没有家庭顾虑,有机会要争取去外地(包括内地)工作。话说回来,到海外工作的机会,其实很难有。首先你所在的公司,必须是一间跨国公司。其次,要不你是高级管理人员,要不你是非常专业人才,否则要被调往其他国家分公司工作,机会很微。如果本身不是在跨国公司工作,直接应聘到海外其他公司,机会更渺茫。
朋友的儿子,在加拿大长大,毕业后回流香港,应聘一间美国公司的IT岗位,公司给他两个工作地点选择:上海或新加坡,他果断选了上海。他很清楚,作为中国人,虽然英文讲得像母语一样好,但美国公司是不需要他去美国的,只有在亚洲特别是中国人的地方,才需要他(因为需要中英双语能力)。上海和新加坡,哪个地方潜力更大,不言而喻。
上述的受访者,据说三十岁以下的,首选在英国工作。我很想问问这些朋友,你们现在从事何种工作?英国公司为甚么要聘请你们在英国工作?而且他们说对香港经济无信心,难道他们对英国经济有信心?我认识不少英国人,来香港工作之后,基本都不想回去,而你们竟然反过来对英国趋之若鹜?你们去过英国生活工作过吗?
我有一个坏消息告诉他们,疫情已经永久改变了世界,不少公司对员工长期遥距工作已经看成常态,不少岗位甚至毋须返回办公室。我预期,海外工作的机会,只会有减无增。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