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阅旅途——香港浅游法国庞比度

  每年「法国五月」总有不少令人期待的节目,早两天一个下雨早上,我趁人少少去了尖沙咀香港艺术馆,浅浅拾回巴黎游博物馆的滋味。
  过往到巴黎,我都喜欢在博物馆之间穿梭,事实上,巴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藏品丰富又精采,总无法一次过在旅程中逛得完。这阵子正值香港艺术馆与巴黎庞比度中心合作,举行为期约三个多月的「超现实之外——巴黎庞比度中心藏品展」,挑选了百多件超现实主义作品,当中包括画作、照片、雕塑、影像与实物等。
  首个展室由一系列拍摄于二、三十年代有关「巴黎之夜」的银盐照片及一出黑白电影作序,将大家回带到那些年;而超现实主义正起源于一九二四年的巴黎,强调直觉、探索潜意识世界中的矛盾,透过不同形式包括艺术、电影、音乐、诗歌等表现出来,当时更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杂志,如三十年代创刊的《牛头怪》第一期封面就是由毕加索设计,在这次展览中也可看到。
  超现实主义作品常予人天马行空、不合逻辑及难以解读的观感,当中却不乏为人熟悉的名字,除毕加索外,还有西班牙鬼才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胡安.米罗(Joan Miró)等等,这次展览均有其真迹。不过,不少超现实主义作品背后往往有着深沉的故事,如比利时著名艺术家雷内.马格列特(Rene Magritte)的《强暴》,就源于母亲的不幸经历。巴黎庞比度中心的镇馆之宝,还有墨西哥著名女画家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的画作,这次虽未有运来展出,却仍有她丈夫迪埃哥.里维拉(Diego Rivera)的木雕画。百多件展品,小小规模倒可作为了解超现实主义之入门,接近出口的展室更加入香港元素,以轻松方式为主题作结也见小心思。展期至九月十五日,可以慢慢择日去欣赏。(www.joannecheuk.com)
卓文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