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连城——今年零售业展望

  回顾2020年,本港整体经济因疫情出现倒退,全年GDP出现6.1%负增长,零售行业更为重灾区,去年内地旅客来港人数跌回1998年水平,与2019年相比骤降94%,跌至仅270万人。
  据2020年度零售报告所示,本港整体零售销售额过去一年为3260亿元,与前年相比下跌24.3%,直接影响各从业员生计,使业内失业率飙升至9.5%,相较前年的4.4%升逾一倍。
  尽管2021年第一季于农历新年影响下,零售业应可以喘一口气,但整体仍处于低位。然而此情况有望于下半年随著限制放宽、疫苗推出及重新开放出入境等情况获得改善。另外,此波疫情亦对消费者消费模式产生结构性改变,笔者建议零售业界采取以下行动,以求于疫情过后稳定成长。
  首先,业者可考虑重新聚焦本地消费者,疫情期间于旅客骤减情况下,本港一些以着重本地消费者偏好的品牌明显受惠最多。同时各业主亦增加供应予临时概念店场地,以分散租客比重,业者可考虑利用现时较低租金,增加品牌曝光率。
  另外,数码化将有助零售业保持竞争力,并扩展至其他地区。视乎放宽限制速度,消费者于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依赖网络解决生活所需,而疫情导致的网上流量增加,亦加速数个本地商业平台成功。
  最后各业者亦宜放眼中国内地及大湾区机遇,内地市场14亿的潜在客户,单单于大湾区已占其中7000万,这无疑对零售业者来说具有相当吸引力,亦使跨国品牌逐渐扩大其于中国覆盖范围。
  如企业希望为日后经济复苏作好准备,刻下首要做到的是求存稳守,并妥善管理财务,如有需要可寻求相关专业人士协助。
冯南山



更多文章